“翠帷遮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帷遮日”全詩
初欲減春光。
花王自有標格,塵外鎖韶陽。
留國艷,問仙鄉。
自天香。
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與醉千場。
分類: 訴衷情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訴衷情(牡丹)》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訴衷情(牡丹)》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亂紅深紫過群芳。
初欲減春光。
花王自有標格,塵外鎖韶陽。
留國艷,問仙鄉。
自天香。
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與醉千場。
詩意:
這首詩詞以牡丹花為主題,表達了牡丹之美的獨特性和超越凡俗的氣質。牡丹花絢爛奪目,色彩豐富,超越其他花卉,自成一派。詩人通過描繪牡丹花的美麗和高貴,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賞析:
首兩句“亂紅深紫過群芳,初欲減春光。”描繪了牡丹花艷麗的色彩,它的紅色和紫色超過了其他花卉,初春時節的光彩都要黯淡。這表明牡丹花的美麗超越了其他花卉,是春天中最為絢麗的存在。
接下來的兩句“花王自有標格,塵外鎖韶陽。”表達了牡丹花的高貴與獨特之處。牡丹被稱為“花王”,它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風范,超越了塵世的喧囂,獨自綻放在陽光下。
接著的兩句“留國艷,問仙鄉。自天香。”表達了牡丹花的美麗超越了塵世,它的美麗如同仙境中的花朵,散發著天然的香氣。牡丹花的美麗和香氣超越了世間的一切,成為了人們向往的對象。
最后的兩句“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與醉千場。”描繪了牡丹花的美麗如同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讓人陶醉其中。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夜晚,牡丹花都能帶來美的享受,令人陶醉。
整首詩詞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表達了牡丹花高貴、美麗的特質,以及它所帶來的愉悅和享受。詩人通過對牡丹花的贊美,也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謳歌。
“翠帷遮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ng qíng mǔ dān
訴衷情(牡丹)
luàn hóng shēn zǐ guò qún fāng.
亂紅深紫過群芳。
chū yù jiǎn chūn guāng.
初欲減春光。
huā wáng zì yǒu biāo gé, chén wài suǒ sháo yáng.
花王自有標格,塵外鎖韶陽。
liú guó yàn, wèn xiān xiāng.
留國艷,問仙鄉。
zì tiān xiāng.
自天香。
cuì wéi zhē rì, hóng zhú tōng xiāo, yǔ zuì qiān chǎng.
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與醉千場。
“翠帷遮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