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堂梅柳尚春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堂梅柳尚春寒”全詩
漫郎元自謾為官。
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
小隱今成趣,鄰翁獨往還。
野堂梅柳尚春寒。
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南歌子(贈吳伯承)》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贈吳伯承)》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物羲皇上,詩名沈謝間。
漫郎元自謾為官。
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
小隱今成趣,鄰翁獨往還。
野堂梅柳尚春寒。
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
詩意:
這首詩以贈送吳伯承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吳伯承的贊美和祝愿。詩中描繪了吳伯承的品質和境界,以及作者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愿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隱逸生活為背景,通過與吳伯承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吳伯承的贊美。
詩的開篇以“人物羲皇上,詩名沈謝間”來描述吳伯承,將他的品質與古代傳說中的偉大人物相提并論,顯示了作者對他的敬重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漫郎元自謾為官,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描繪了吳伯承不愿追求功名利祿,寧愿自在自由地享受美景。他酒醉時的眼睛迷離,只想著沉浸在湘山的景色中。
接著,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吳伯承進行對比。“小隱今成趣,鄰翁獨往還”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認為現在自己的生活也越來越有趣味,而吳伯承則以獨自行走的方式歸隱山林。
最后兩句“野堂梅柳尚春寒,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描繪了春寒時節,野堂中的梅花和垂柳依然青翠,而城中的繁華燈火也頻繁閃耀。詩人表示應該抓住時機,享受華燈和寬闊的酒船帶來的快樂。
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形式,通過對吳伯承和自己的反思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隱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吳伯承高尚品質的贊美之情。詩意清新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由和心靈寄托的理想境界。
“野堂梅柳尚春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zèng wú bó chéng
南歌子(贈吳伯承)
rén wù xī huáng shàng, shī míng shěn xiè jiān.
人物羲皇上,詩名沈謝間。
màn láng yuán zì mán wèi guān.
漫郎元自謾為官。
zuì yǎn méng téng zhǐ nǐ kàn xiāng shān.
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
xiǎo yǐn jīn chéng qù, lín wēng dú wǎng huán.
小隱今成趣,鄰翁獨往還。
yě táng méi liǔ shàng chūn hán.
野堂梅柳尚春寒。
qiě chèn huá dēng pín fàn jiǔ chuán kuān.
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
“野堂梅柳尚春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