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欲作嶺南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而今欲作嶺南人”全詩
而今欲作嶺南人。
重來遼鶴事猶新。
去路政長仍酷暑,主公交契更情親。
橫秋閣上晚風勻。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浣溪沙(過臨川席上賦此詞)》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過臨川席上賦此詞)》是宋代文學家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是臨川舊史君。
而今欲作嶺南人。
重來遼鶴事猶新。
去路政長仍酷暑,
主公交契更情親。
橫秋閣上晚風勻。
詩意: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作者張孝祥的身份轉變和對過去的思念。他自稱是臨川的舊史君,表示自己曾經在臨川地區擔任歷史記錄的職務。然而,他現在卻渴望成為嶺南人,意味著他要離開臨川,遠離故土,開始新的生活。
詩中提到了遼鶴事,指的是張孝祥在遼東任職期間的經歷。盡管他已經離開遼東,但對那段經歷仍然感到新鮮而深刻。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作者離開的路途艱辛和酷暑的困擾。這里可能暗指作者在遷徙中的辛苦和不適。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與主公(可能是指他曾經侍奉的上級)之間的情誼和深情厚意。他們的交情仍然牢固,即使他已經離開,但感情依然親密。
整首詩以“橫秋閣上晚風勻”作結,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的景象。這里的“橫秋閣”可能指的是作者停歇的地方,晚風的吹拂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也可能暗示著作者即將迎來新的生活階段。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張孝祥對故土的留戀和對新生活的期待之情。他以自己的身份變遷為線索,展示了作者在離開臨川、遷往嶺南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心境和感受。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對過去和未來進行了對比。遼鶴事與嶺南人的轉變,臨川舊史君與嶺南人之間的對比,以及去路政長仍酷暑與主公交契更情親之間的對比,都展現了作者內心復雜的情感。
詩中以溫婉自然的語言描繪了秋日傍晚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來烘托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感受,使整首詩詞更加豐富而生動。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經歷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既有對故土的眷戀,又有對新生活的向往。同時,它也展示了作者對友情和情感的珍視,以及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熱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描繪景色和展示個人經歷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而今欲作嶺南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guò lín chuān xí shàng fù cǐ cí
浣溪沙(過臨川席上賦此詞)
wǒ shì lín chuān jiù shǐ jūn.
我是臨川舊史君。
ér jīn yù zuò lǐng nán rén.
而今欲作嶺南人。
chóng lái liáo hè shì yóu xīn.
重來遼鶴事猶新。
qù lù zhèng zhǎng réng kù shǔ, zhǔ gōng jiāo qì gèng qíng qīn.
去路政長仍酷暑,主公交契更情親。
héng qiū gé shàng wǎn fēng yún.
橫秋閣上晚風勻。
“而今欲作嶺南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