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濃翠相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山濃翠相呼”全詩
意行著腳到精廬。
借我繩床小住。
解飲不妨文字,無心更狎鷗魚。
一聲長嘯暮煙孤。
袖手西湖歸去。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西江月》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是宋代詩人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光灑在西江上,從遠處看來,江面像是點點紅霞輕盈地笑著;兩山郁郁蔥蔥,彼此呼應。我心意沿著腳步前行,到了一座精致的茅廬。讓我借此地的繩床小住片刻。解開心事,不妨用文字來飲解,不再關心世俗的紛擾,更不與鷗魚嬉戲。我發出一聲長嘯,孤寂地在夕陽下升騰。然后,我將雙手抱于懷中,離開西湖,回到了故鄉。
詩意:
《西江月》描繪了詩人在西江畔的一次閑適的行程。詩中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遠離塵囂、尋求內心寧靜的愿望。詩人享受著大自然的美景,以及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寧靜感受,暫時拋開塵世的煩憂,用文字來凈化心靈。最后,詩人離開西湖,回到故鄉,意味著他完成了一段心靈的旅程,回歸了生活的常態。
賞析:
《西江月》運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繪來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以及追求寧靜與解脫的愿望。詩中的"十里輕紅自笑","兩山濃翠相呼",以及"袖手西湖歸去"等詞句,生動地描繪了西江畔的美景,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的心愿。他在茅廬小住,解飲文字,將自己的心事傾訴于文字之中,以此凈化心靈、追求內心的寧靜。最后,詩人袖手離去,回到故鄉,彰顯了他完成了一段心靈的回歸和升華。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和抒發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自然和內心寧靜的追求。它呈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心靈凈化的追求,同時也折射出張孝祥個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內涵和流暢的表達方式,給人以心靈上的寧靜和愉悅的感受,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兩山濃翠相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shí lǐ qīng hóng zì xiào, liǎng shān nóng cuì xiāng hū.
十里輕紅自笑,兩山濃翠相呼。
yì xíng zhe jiǎo dào jīng lú.
意行著腳到精廬。
jiè wǒ shéng chuáng xiǎo zhù.
借我繩床小住。
jiě yǐn bù fáng wén zì, wú xīn gèng xiá ōu yú.
解飲不妨文字,無心更狎鷗魚。
yī shēng cháng xiào mù yān gū.
一聲長嘯暮煙孤。
xiù shǒu xī hú guī qù.
袖手西湖歸去。
“兩山濃翠相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