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連書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雁連書斷”全詩
昏昏西北度嚴關。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
此行休問幾時還。
唯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南歌子(過嚴關)》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過嚴關)》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路盡湘江水,人行瘴霧間。
昏昏西北度嚴關。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
此行休問幾時還。
唯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從湘江一路行進,穿越瘴霧,來到嚴關的景象。詩人在昏暗的天色下,逆著西北方向渡過了嚴峻的關隘。當他抬頭望去,天外出現了一簪初露的嶺南山脈。北方的候鳥傳來消息中斷,秋霜已點綴了他的鬢發。對于這次旅行的歸期,詩人也無法確定。他只是想著在美麗的桂林找到一個適合過春殘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旅行為線索,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思考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湘江水、瘴霧以及嚴關等景物,營造出一種厚重而艱難的旅行氛圍。詩人使用了昏暗的形容詞,進一步強調了旅途的艱辛與不確定性。而天外一簪初見的嶺南山脈,象征著詩人即將到達的目的地,也給予了他一絲希望和慰藉。
詩中的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北方候鳥傳來消息中斷,意味著與故鄉的聯絡被切斷,而秋霜點綴鬢發,則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最后兩句中的此行休問幾時還,唯擬桂林佳處、過春殘,表達了詩人對旅途歸期的不確定和對桂林美景的向往。過春殘意味著詩人希望能在春天的尾巴上逃離寒冷,尋找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整首詩詞通過對旅途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通過景物的對比與襯托,展現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堅韌和對美好的追求。
“北雁連書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guò yán guān
南歌子(過嚴關)
lù jǐn xiāng jiāng shuǐ, rén xíng zhàng wù jiān.
路盡湘江水,人行瘴霧間。
hūn hūn xī běi dù yán guān.
昏昏西北度嚴關。
tiān wài yī zān chū jiàn lǐng nán shān.
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běi yàn lián shū duàn, qiū shuāng diǎn bìn bān.
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
cǐ xíng xiū wèn jǐ shí hái.
此行休問幾時還。
wéi nǐ guì lín jiā chù guò chūn cán.
唯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北雁連書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