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香越惱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慳香越惱懷”全詩
而今猶未開。
山翁一日走千回。
今朝蝶也來。
高樹杪,暗香微。
慳香越惱懷。
更燒銀燭引春回。
英英露粉腮。
分類: 醉桃源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醉桃源》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桃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呂勝己。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我親手種下了十株梅花,
而今它們依然沒有開放。
山中老人每天走了千百次,
今天早晨,蝴蝶也來了。
高高的樹梢上,飄散著淡淡的花香。
遺憾的是,這種芬芳反而加深了我的思念之情。
我點燃銀燭,引來了春天的歸來,
它的臉上灑滿了晶瑩的露水和粉紅的花瓣。
詩意:
《醉桃源》通過描繪梅花的開放和蝴蝶的飛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的梅花象征著冬天的寒冷與孤獨,而蝴蝶則代表著春天的到來和希望的出現。作者在山中等待了很久,終于迎來了春天的到來,這給他帶來了喜悅和欣慰。
賞析:
《醉桃源》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梅花和蝴蝶的美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生命的熱愛。詩中的梅花未開,象征著生命的等待和希望的延遲,而蝴蝶的到來則預示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活的開始。通過這種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變遷的感慨。
詩中的高樹杪和暗香微,描述了梅花的生長環境和花香的散發,給人以清新、雋永的感受。而慳香越惱懷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遺憾和不舍。最后兩句"更燒銀燭引春回,英英露粉腮",通過點燃銀燭引來春天的到來,揭示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給人以溫暖和希望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使讀者在閱讀之中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慳香越惱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táo yuán
醉桃源
qù nián shǒu zhǒng shí zhū méi.
去年手種十株梅。
ér jīn yóu wèi kāi.
而今猶未開。
shān wēng yī rì zǒu qiān huí.
山翁一日走千回。
jīn zhāo dié yě lái.
今朝蝶也來。
gāo shù miǎo, àn xiāng wēi.
高樹杪,暗香微。
qiān xiāng yuè nǎo huái.
慳香越惱懷。
gèng shāo yín zhú yǐn chūn huí.
更燒銀燭引春回。
yīng yīng lù fěn sāi.
英英露粉腮。
“慳香越惱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