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孤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愛孤高”全詩
夾竹穿松,巧傍柴門亞。
不似西湖明月夜。
展開一片江南畫。
老子尋芳心已罷。
為愛孤高,結約如蓮社。
清靜界中觀物化。
憧憧門外馳車馬。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蝶戀花》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是一首宋代呂勝己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角種植的梅花分開兩邊。
竹子夾在松樹間,巧傍著柴門旁。
但不如西湖明月夜景那般美麗。
展開的畫卷是江南的一片風景。
我已經放棄了尋找芳香的心思。
為了愛,我孤高地結下了情緣,如同蓮社一般。
在寧靜的界限中,我觀察著物象的變化。
憧憧的車馬在門外奔馳。
詩意: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為主題。通過對墻角梅花、竹子、松樹等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江南風光的畫卷中。詩中表達了詩人對美麗景色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愛情的執著和孤高。詩人放棄了尋找芳香的心思,將自己心靈上的追求與蓮社結合,表達了他對于清靜與高尚的追求。最后一句提到門外奔馳的車馬,可能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反襯,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賞析:
《蝶戀花》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展示了江南風景的美麗和詩人內心情感的豐富。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墻角的梅花與西湖的明月夜景作對比,表達了對于美的追求和對境界的向往。同時,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蓮社相結合,將個人的追求與社會的約束融為一體,體現了詩人對于高尚情感的追求和對于社會價值觀的反思。整首詩意境優美,意蘊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為愛孤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蝶戀花
qiáng jiǎo zāi méi fēn liǎng xià.
墻角栽梅分兩下。
jiā zhú chuān sōng, qiǎo bàng zhài mén yà.
夾竹穿松,巧傍柴門亞。
bù shì xī hú míng yuè yè.
不似西湖明月夜。
zhǎn kāi yī piàn jiāng nán huà.
展開一片江南畫。
lǎo zi xún fāng xīn yǐ bà.
老子尋芳心已罷。
wèi ài gū gāo, jié yuē rú lián shè.
為愛孤高,結約如蓮社。
qīng jìng jiè zhōng guān wù huà.
清靜界中觀物化。
chōng chōng mén wài chí chē mǎ.
憧憧門外馳車馬。
“為愛孤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