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卻與春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今卻與春宜”全詩
仙馭凌波去。
本似行云無定處。
那更臘殘風雨。
瑤芳片片輕飛。
但留青子欒枝。
孤負歲寒幽意,如今卻與春宜。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清平樂》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宋代詩人呂勝己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紅塵久住。
仙馭凌波去。
本似行云無定處。
那更臘殘風雨。
瑤芳片片輕飛。
但留青子欒枝。
孤負歲寒幽意,
如今卻與春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紅塵世界的感慨和對逍遙仙境的向往。詩人覺得自己本應像行云般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飄蕩在天空中,但現實中卻常常受到殘酷的風雨侵襲。盡管如此,他仍然懷揣著一顆純凈的心靈,如同瑤花一片片輕盈地飛舞。他不愿放棄對清幽之地的向往,就像青色的欒枝一樣,堅守著他內心深處的寒冷寂靜之美。雖然孤獨地承受著歲月的冷落,但如今他卻與春天的氣息相宜。
賞析:
《清平樂》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詩中的"紅塵久住"表明詩人身處紛繁的塵世,終日受到俗世之事的困擾。然而,他內心渴望遠離塵囂,"仙馭凌波去",向往自由自在的仙境。"本似行云無定處"揭示了詩人對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和對束縛的厭倦。然而,現實中的"臘殘風雨"使他難以如愿。盡管如此,詩人仍然保持著一顆純凈的心靈,具有瑤花一般的輕盈和純潔。他堅守內心的寒冷幽意,如同"青子欒枝"一樣,守護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清幽之美。雖然詩人孤獨面對歲月的冷落,但他與春天的氣息相宜,表達了對希望和新生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紅塵世界和清幽仙境的對比思考,以及對自由、純潔和希望的追求。它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時也傳遞出一種超越塵世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深遠,抒發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境遇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如今卻與春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hóng chén jiǔ zhù.
紅塵久住。
xiān yù líng bō qù.
仙馭凌波去。
běn shì xíng yún wú dìng chù.
本似行云無定處。
nà gèng là cán fēng yǔ.
那更臘殘風雨。
yáo fāng piàn piàn qīng fēi.
瑤芳片片輕飛。
dàn liú qīng zǐ luán zhī.
但留青子欒枝。
gū fù suì hán yōu yì, rú jīn què yǔ chūn yí.
孤負歲寒幽意,如今卻與春宜。
“如今卻與春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