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雅風流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俊雅風流不見”全詩
開了荼_一半。
紅日遲遲風拂面。
階前花影亂。
俊雅風流不見。
定被鶯花留戀。
千尺游絲舒又_。
系人心上線。
分類: 謁金門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謁金門》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呂勝己。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描寫是在一個暖和的天氣里。開放的荼花盛開了一半,紅日慢慢地從遠處升起,微風拂過面龐。階前花影搖曳不定,但是那美麗而風流的人卻不見蹤影,一定被這些花兒留戀了。長長的蜘蛛絲輕輕地舒展開來,像是系在人們的心上的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春日景象,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對自然的觀察。詩詞以天氣暖和為背景,通過描繪荼花、紅日、微風和花影等元素,傳達出春日的生機和美好。同時,詩中出現的"俊雅風流不見"表達了作者對美麗人物的思念和渴望。最后一句"系人心上線"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感悟,暗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情感紐帶。
這首詩詞通過精細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獨特感受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物思念的交織描繪,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與溫暖,給人以愉悅的感受。同時,詩中所蘊含的對人與自然、情感與美的關系的思考,也為讀者留下了一些深入思考的余地。
“俊雅風流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謁金門
tiān qì nuǎn.
天氣暖。
kāi le tú yī bàn.
開了荼_一半。
hóng rì chí chí fēng fú miàn.
紅日遲遲風拂面。
jiē qián huā yǐng luàn.
階前花影亂。
jùn yǎ fēng liú bú jiàn.
俊雅風流不見。
dìng bèi yīng huā liú liàn.
定被鶯花留戀。
qiān chǐ yóu sī shū yòu.
千尺游絲舒又_。
xì rén xīn shàng xiàn.
系人心上線。
“俊雅風流不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