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長安時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話長安時節”全詩
繡草冠兒宮樣,系丁香新纈。
鳳檀槽上四條弦,輕□□□攧。
恰似潯陽江畔,話長安時節。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好事近》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是宋代呂勝己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宿面淺勻妝,
梅粉旋生春色。
繡草冠兒宮樣,
系丁香新纈。
鳳檀槽上四條弦,
輕□□□攧。
恰似潯陽江畔,
話長安時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化妝的場景,她佩戴著繡花草冠,系著新的丁香發飾。橫放在檀木槽上的四根琴弦輕輕地被撥動著。整個情景使人聯想到潯陽江畔,仿佛正處于長安時節。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女子的美麗場景,通過細致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細節的關注。詩中的梅粉、繡草冠兒和丁香發飾等形象描繪了女子妝容的精致和華麗。橫放的四根琴弦和輕柔的撥動,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形象地表現了女子的溫柔和文藝氣質。最后的潯陽江和長安時節的描繪,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種詩意和遙遠的情感。通過這些細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詩意的追尋,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女性美的贊美和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藝術的手法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場景,同時融入了對詩意和遠方的思考,既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又寄托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話長安時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sù miàn qiǎn yún zhuāng, méi fěn xuán shēng chūn sè.
宿面淺勻妝,梅粉旋生春色。
xiù cǎo guān ér gōng yàng, xì dīng xiāng xīn xié.
繡草冠兒宮樣,系丁香新纈。
fèng tán cáo shàng sì tiáo xián, qīng diān.
鳳檀槽上四條弦,輕□□□攧。
qià sì xún yáng jiāng pàn, huà cháng ān shí jié.
恰似潯陽江畔,話長安時節。
“話長安時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