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梢竹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梢竹外”全詩
天公今歲被詩催,特地放、冬前四白。
梅梢竹外,頻頻輕撼,嫌亂瑤芳素質。
耐寒相對不勝清,氈帳底、偎紅未得。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是宋代呂勝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銀花千里,玉階三尺,遠近高低一色。
天公今歲被詩催,特地放、冬前四白。
梅梢竹外,頻頻輕撼,嫌亂瑤芳素質。
耐寒相對不勝清,氈帳底、偎紅未得。
詩意:
詩詞以描繪雪景為主題,表達了冬天的美麗和清寒。詩人通過形容銀花遍布千里,玉階上積雪高達三尺,無論遠近高低,都呈現出一片潔白的景象。天公(指天上的神明)今年被詩文所感動,特意提前下了四次白雪。梅樹梢上和竹外的雪花頻頻輕輕搖動,似乎對那瑤芳(指梅花)的純潔品質有所不滿。雖然能夠與嚴寒相對抗,但在氈帳下,紅色的梅花還沒有完全綻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冬天的雪景,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致的觀察力。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雪的純潔和美麗得以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首先,通過描述銀花千里、玉階三尺,詩人創造了一個廣闊而高聳的雪景圖景,展示了冬天的壯麗景象。遠近高低一色的描寫表明雪覆蓋了一切,給人以純潔的感覺。
其次,詩人將雪的降臨與詩文的力量聯系起來,通過天公被詩催,特地提前下雪的描寫,暗示了詩人認為詩歌的力量能夠感動神明,改變自然的規律。
然后,詩人通過描繪梅樹梢上和竹外的雪花頻頻搖動的情景,以及對瑤芳素質的嫌亂,表達了對梅花純潔品質的期待。詩人把梅花比作瑤芳,認為它應該更加清雅、高潔,而雪花的輕輕搖動則暗示了梅花還沒有完全綻放,還未展現出完美的姿態。
最后,詩人以氈帳底下的紅色梅花未得偎紅來結束詩詞。紅色的梅花象征著熱情和溫暖,而詩中的偎紅則表達了對溫暖的渴望。這句詩暗示了盡管梅花能夠抵御嚴寒,但它仍然需要溫暖的環境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表達,展示了冬天雪景的美麗和純潔,以及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間的關系的思考。通過對雪花、梅花等形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純潔、高雅和溫暖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對詩文的崇敬和對詩歌力量的信仰。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梅梢竹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yǐ sì dì sì cì xuě
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
yín huā qiān lǐ, yù jiē sān chǐ, yuǎn jìn gāo dī yī sè.
銀花千里,玉階三尺,遠近高低一色。
tiān gōng jīn suì bèi shī cuī, tè dì fàng dōng qián sì bái.
天公今歲被詩催,特地放、冬前四白。
méi shāo zhú wài, pín pín qīng hàn, xián luàn yáo fāng sù zhì.
梅梢竹外,頻頻輕撼,嫌亂瑤芳素質。
nài hán xiāng duì bù shèng qīng, zhān zhàng dǐ wēi hóng wèi dé.
耐寒相對不勝清,氈帳底、偎紅未得。
“梅梢竹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