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榆火一時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梨花榆火一時新”全詩
梨花榆火一時新。
心頭眼底總宜春。
薄暮歸吟芳草路,落紅深處鷓鴣聲。
東風疏雨喚愁生。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浣溪沙(春深)》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春深)》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寒食風霜最可人,
梨花榆火一時新。
心頭眼底總宜春,
薄暮歸吟芳草路,
落紅深處鷓鴣聲。
東風疏雨喚愁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深時節的景象,以及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所感受到的情緒。寒食時節,清冷的風和霜使得這個季節更加迷人。梨花盛開,榆樹燃燒的火焰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內心深處還是眼底所見,都讓人感到春天的氣息。在黃昏時分,詩人歸來吟唱著芳草路上的景色,深處落紅正傳來鷓鴣的鳴叫聲。東風和疏雨喚起了詩人的憂愁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描繪了春深時節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詩人通過對寒食時節的描繪,將清冷的風霜與春天的美景相結合,給人以強烈的感受。梨花盛開和榆樹燃燒的火焰象征著新生和希望,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麗。詩中的“心頭眼底總宜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向往,顯現出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在傍晚時分歸來的情景,以及在芳草路上聽到的落紅和鷓鴣聲。這些景象和聲音給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感覺,與詩人內心的愁思相呼應。東風和疏雨的到來進一步喚起了詩人的憂愁情感,使詩詞的氛圍更加深沉。
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意境深遠,通過對春深時節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和人情的愁思。趙長卿以簡練的語言和精準的意象,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和詩人內心的思緒。
“梨花榆火一時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chūn shēn
浣溪沙(春深)
hán shí fēng shuāng zuì kě rén.
寒食風霜最可人。
lí huā yú huǒ yī shí xīn.
梨花榆火一時新。
xīn tóu yǎn dǐ zǒng yí chūn.
心頭眼底總宜春。
bó mù guī yín fāng cǎo lù, luò hóng shēn chù zhè gū shēng.
薄暮歸吟芳草路,落紅深處鷓鴣聲。
dōng fēng shū yǔ huàn chóu shēng.
東風疏雨喚愁生。
“梨花榆火一時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