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怎么讀 榆的意思
“榆”字共有1個讀音:
[yú]

漢字 | 榆 |
---|---|
讀音 |
|
注音 | ㄩ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9 |
異體字 | 楡 崳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986 |
其它編碼 | 五筆:swgj 倉頡:domn 鄭碼:foqk 四角:48921 |
筆順編碼 | 1234341251122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撇 捺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豎 豎鉤 |
榆字的意思
1.榆樹,落葉喬木,葉子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叫榆錢。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
2.(Yú)姓。
榆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榆
yú ㄩˊ
落葉喬木,實扁圓,木材堅實,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莢。榆錢兒(即“榆莢”,像小銅錢)。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為黏劑)。榆塞(古稱邊塞植榆,故稱邊塞為“榆塞”)。桑榆暮景。 姓。英語 elm tree
德語 Ulme (S)
法語 orme
榆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榆 yú
〈名〉
(1) 榆樹[elm]
榆,白枌。——《說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為枌也。莢可食,亦可為醬。
堇萱枌榆。——《禮記·內則》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莊子·逍遙游》
(2) 落葉喬木,葉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見識淺陋;也指眼界狹小);榆莢(古代錢幣名稱,漢代鑄造)
榆字的辭典解釋
榆ㄩˊyú 名
植物名。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樹皮深褐色,剝脫如鱗狀。葉為橢圓形或倒卵形,緣邊有重鋸齒。三、四月間開淡紫綠色花,果實扁圓,有膜質之翅。木材堅實,可供制作器具或建筑用。
康熙字典解釋
榆【考證·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以滑之。〕謹照原文兔改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榆【卷六】【木部】
榆,白枌。從木俞聲。羊朱切
說文解字注
(榆)榆白、枌。見釋木。陳風東門之枌傳云。枌、白榆也。然則釋木榆白爲逗、枌爲句、顯然。許意亦如此讀。別榆一穜以起下也。榆莢可食。亦可爲?。酉部所謂???也。從木。俞聲。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榆字組詞
榆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榆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