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處隔窗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規啼處隔窗紗”全詩
寒生促索錦屏遮。
沈檀半爇髻堆鴉。
蝴蝶夢回余燭影,子規啼處隔窗紗。
夜深明月浸梨花。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浣溪沙》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角聲沉卷暮霞。
寒生促索錦屏遮。
沉檀半爇髻堆鴉。
蝴蝶夢回余燭影,子規啼處隔窗紗。
夜深明月浸梨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夜幕降臨時的一系列畫面和聲音,以及它們給人帶來的情感和聯想。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動物,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營造了一個寂靜而深遠的夜晚氛圍。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畫角聲沉卷暮霞。" 詩的第一句以畫角聲沉淀于暮霞中為開頭,通過聲音和顏色的交織,描繪了黃昏時分的寧靜和溫暖。這一句子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個安詳的夜晚。
2. "寒生促索錦屏遮。" 這句描寫了寒風吹拂下人們迫切地拉起錦屏來遮擋寒冷的情景。這一句子通過寒風和錦屏的對比,展現了對溫暖和安慰的渴望。
3. "沉檀半爇髻堆鴉。" 這句以沉香木半燃的香氣和堆積如山的烏鴉為描寫對象,通過嗅覺和視覺的刺激,給讀者帶來一種濃烈的感官體驗。這個意象也暗示了夜晚的深沉和寂寞。
4. "蝴蝶夢回余燭影,子規啼處隔窗紗。" 這句通過描寫蝴蝶在夢中回到燭光下的影子和子規鳥在窗紗外的啼叫聲,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回憶的情感。蝴蝶和子規分別象征著短暫的美好和遙遠的思念,通過隔著窗紗的情景,增加了一層深情的意味。
5. "夜深明月浸梨花。" 這句以夜深時明亮的月光染濕梨花為描寫對象,表達了對夜晚的靜謐和美好的贊美。明亮的月光滲透在梨花之中,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感官的刺激和意象的營造,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性的思考和感慨。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和美好,同時也引起對生命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繪,以及隱喻和意象的運用,詩意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子規啼處隔窗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huà jiǎo shēng shěn juǎn mù xiá.
畫角聲沈卷暮霞。
hán shēng cù suǒ jǐn píng zhē.
寒生促索錦屏遮。
shěn tán bàn ruò jì duī yā.
沈檀半爇髻堆鴉。
hú dié mèng huí yú zhú yǐng, zǐ guī tí chù gé chuāng shā.
蝴蝶夢回余燭影,子規啼處隔窗紗。
yè shēn míng yuè jìn lí huā.
夜深明月浸梨花。
“子規啼處隔窗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