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看到今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朝看到今朝”全詩
南薰早動舜琴謠。
端為熊_夢兆。
學粹昔人經制,文高古樂簫韶。
天風從此上扶搖。
回首不勞耕釣。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西江月(壽友人)》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壽友人)》是一首宋代廖行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
詩詞中的一些字句有缺失或模糊,無法準確還原原文。但我將盡力為您提供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試數階_有幾,昨朝看到今朝。
南薰早動舜琴謠。
端為熊_夢兆。
學粹昔人經制,文高古樂簫韶。
天風從此上扶搖。
回首不勞耕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西江邊觀賞月亮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人回顧了過去,感慨時間的匆忙,他在昨天看到的月亮已經變成了今天的月亮。南方的微風吹拂著,早晨的陽光照耀下,舜帝的琴聲傳來。月亮的出現似乎預示著熊羆的夢兆。作者贊美古人的學問和文化,他們精通經典,擅長音樂演奏,簫和韶樂享有盛譽。自此以后,天風將帶著他的琴聲上升。回首過去,再也不需要費心耕耘和釣魚。
賞析:
《西江月(壽友人)》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月夜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古人智慧的思考和贊美。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昨天和今天的變化,抒發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南方的微風和舜帝的琴聲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詩中提到的熊羆夢兆可能暗示了一種神秘和預兆的意象。作者通過贊美古人的學問和文化,強調了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簫和韶樂象征著古代音樂的高雅和美妙。詩的最后,詩人以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境,表達了對過去的回顧和對未來的期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古人智慧的思考。它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相結合,給人一種靜謐和思索的氛圍。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和對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昨朝看到今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shòu yǒu rén
西江月(壽友人)
shì shù jiē yǒu jǐ, zuó cháo kàn dào jīn zhāo.
試數階_有幾,昨朝看到今朝。
nán xūn zǎo dòng shùn qín yáo.
南薰早動舜琴謠。
duān wèi xióng mèng zhào.
端為熊_夢兆。
xué cuì xī rén jīng zhì, wén gāo gǔ lè xiāo sháo.
學粹昔人經制,文高古樂簫韶。
tiān fēng cóng cǐ shàng fú yáo.
天風從此上扶搖。
huí shǒu bù láo gēng diào.
回首不勞耕釣。
“昨朝看到今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