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期只在新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期只在新秋”全詩
共訴春歸去。
春去從他留不住。
落盡枝頭紅雨。
老翁袖手優游。
閑愁不到眉頭。
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清平樂(越上作)》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越上作)》是一首宋代王炎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呢喃燕語。共訴春歸去。
春天匆匆離去,燕子低聲細語,我與它們共同訴說著春天的離去。
春去從他留不住。落盡枝頭紅雨。
春天離去無法挽留,紛紛揚揚的紅花像雨一樣落盡了枝頭。
老翁袖手優游。閑愁不到眉頭。
老年的人靜靜地游玩,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愁事沒有困擾他的眉頭。
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
經過麥田金黃和紫色的山椒果實,歸家的時間只能在新的秋天。
詩意:
這首詩詞以平和的心境描繪了春天逝去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懷念和對流逝時光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燕子低語、紅花飄落、老年人優游自在的形象,展現了自然和人生的變遷。詩人通過對春天的描述,揭示了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主題,以及對新的希望和歸宿的期待。
賞析:
《清平樂(越上作)》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使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義。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春天的離去和紅花的飄落,襯托出老年人優游自在的態度,表達了對生活的豁達和對人生的領悟。最后兩句"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以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寄托了對未來希望和歸宿的期待。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特色,即以自然景物為表達對象,融入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以恬靜的情感和淡泊的態度,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生活和未來的期許。
“歸期只在新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yuè shàng zuò
清平樂(越上作)
ní nán yàn yǔ.
呢喃燕語。
gòng sù chūn guī qù.
共訴春歸去。
chūn qù cóng tā liú bú zhù.
春去從他留不住。
luò jǐn zhī tóu hóng yǔ.
落盡枝頭紅雨。
lǎo wēng xiù shǒu yōu yóu.
老翁袖手優游。
xián chóu bú dào méi tóu.
閑愁不到眉頭。
guò le mài huáng shèn zǐ, guī qī zhī zài xīn qiū.
過了麥黃椹紫,歸期只在新秋。
“歸期只在新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