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獨倚闌干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言獨倚闌干角”全詩
無言獨倚闌干角。
相見又還休。
可堪歸去愁。
碧波溪上路。
幾陣黃昏雨。
歸去斷人腸。
紗廚枕罩涼。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前調》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前調》是宋代楊冠卿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冰肌玉襯香綃薄。
無言獨倚闌干角。
相見又還休。
可堪歸去愁。
碧波溪上路。
幾陣黃昏雨。
歸去斷人腸。
紗廚枕罩涼。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深情的別離場景。詩中的主人公感嘆著美人的冰肌和薄如蟬翼的細薄衣裳,在陌生的環境中獨自倚在欄桿上。盡管相見不易,但又不得不離別,這引發了主人公的愁思和憂傷。在歸途中,主人公經過碧波溪上的小路,天色漸暗,夕陽下的雨水灑在身上,更加增添了離別的傷感。回到家中,紗簾垂下,枕頭罩涼,這種凄涼的氛圍使人心生斷腸之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離別時的情感,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細節,營造出一種凄涼、憂傷的氛圍。冰肌、玉襯、香綃、薄、碧波、黃昏雨等詞語的運用,描繪出女子的美麗和詩人的離愁別緒。無言獨倚闌干角的形象,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詞以詩人的視角來展現,通過詩人的感受和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深刻體會到離別帶來的痛苦和無奈。這種以景物描寫情感的手法,使詩詞既具有具體的情境和形象,又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鳴,使讀者能夠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共情。
總體而言,《前調》通過簡練而精準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感和心境,給人一種深思熟慮、凄涼蕭索的感覺。這首詩詞在宋代詩詞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展示了楊冠卿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情感的敏銳捕捉。
“無言獨倚闌干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diào
前調
bīng jī yù chèn xiāng xiāo báo.
冰肌玉襯香綃薄。
wú yán dú yǐ lán gān jiǎo.
無言獨倚闌干角。
xiāng jiàn yòu hái xiū.
相見又還休。
kě kān guī qù chóu.
可堪歸去愁。
bì bō xī shàng lù.
碧波溪上路。
jǐ zhèn huáng hūn yǔ.
幾陣黃昏雨。
guī qù duàn rén cháng.
歸去斷人腸。
shā chú zhěn zhào liáng.
紗廚枕罩涼。
“無言獨倚闌干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