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柳柳斗纖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梅柳柳斗纖秾”全詩
亂山中。
為誰容。
試著春衫,依舊怯東風。
何處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認驕驄。
兒家門戶幾重重。
記相逢。
畫橋東。
明日重來,風雨暗殘紅。
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帶褪,鬢云松。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江神子(和人韻)》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神子(和人韻)》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梅柳柳斗纖秾。
在亂山之中,
為誰容納?
試穿上春衫,
依舊怯怕東風。
不知哪里還有人去踏青,
呼喚女伴,找到驕驄。
我的家門重重關鎖。
記得我們曾經相遇,
在畫橋的東邊。
明天再來時,
風雨已將殘紅暗淡。
可惜行云無法左右春天的到來,
裙帶凋零,
鬢發如松柏般凌亂。
詩詞以描繪春日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為主題。開篇寫梅花和柳樹競相綻放的細嫩之美,營造出春天的氛圍。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期待和羞怯,春衫的穿上并沒有改變內心的脆弱,仍然對東風心生畏懼。詩中提到尋找踏青的伙伴,展現了詩人對快樂和美好時光的渴望。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與人相遇的情景,描述了家門的重重關鎖,暗示了他內心的孤寂和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春天的遺憾,行云無法左右春天的來臨,裙帶凋零、鬢發凌亂,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
整首詩以描寫春天的美景為基調,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春天的思念。詩中的細膩情感和意境的構建使得詩詞具有一種凄涼的美感,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
“梅梅柳柳斗纖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én zǐ hé rén yùn
江神子(和人韻)
méi méi liǔ liǔ dòu xiān nóng.
梅梅柳柳斗纖秾。
luàn shān zhōng.
亂山中。
wèi shuí róng.
為誰容。
shì zhe chūn shān, yī jiù qiè dōng fēng.
試著春衫,依舊怯東風。
hé chǔ tà qīng rén wèi qù, hū nǚ bàn, rèn jiāo cōng.
何處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認驕驄。
ér jiā mén hù jǐ chóng chóng.
兒家門戶幾重重。
jì xiāng féng.
記相逢。
huà qiáo dōng.
畫橋東。
míng rì chóng lái, fēng yǔ àn cán hóng.
明日重來,風雨暗殘紅。
kě xī xíng yún chūn bù guǎn, qún dài tuì, bìn yún sōng.
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帶褪,鬢云松。
“梅梅柳柳斗纖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