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易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星河易轉”全詩
三分蘭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風月。
笙簧未語,星河易轉,涼夜厭厭留客。
只愁酒盡各西東,更把酒、推辭一霎。
分類: 鵲橋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鵲橋仙(贈人)》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贈人)》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流的標準,聰明的言辭,真的非常奇妙。三分蘭花七分菊,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枝美麗的花朵。笙簧還沒有奏響,星河已經轉動,寒冷的夜晚不愿意留客。只是擔心酒喝完了,各自西東去,再推辭一會兒。
詩意:
這首詩是辛棄疾用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蘭花、菊花和美酒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風流雅致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憂愁,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賞析:
這首詩以風花雪月的意象,將辛棄疾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融入其中。他以蘭花、菊花和美酒作為象征,表達了對優雅和精致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無奈。詩中的"斗合"形容蘭花和菊花相互輝映,在一枝上形成了美麗的畫面,表現了對完美事物的追求和對藝術的贊美。
詩中的"笙簧未語,星河易轉"描繪了笙簧未奏響,星河已經轉動的情景,通過對時間流逝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短暫人生的思考。最后兩句"只愁酒盡各西東,更把酒、推辭一霎"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別離的憂愁,酒作為象征,意味著歡樂和友誼,而推辭則暗示著詩人不愿意離開。
整首詩以婉約清麗的語言,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意象豐富而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一絲追求自由和超脫塵世的情感。這首詩詞既有音樂般的流暢和節奏感,又有意境深遠的意義,是辛棄疾作品中的一首佳作。
“星河易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zèng rén
鵲橋仙(贈人)
fēng liú biāo gé, xīng sōng yán yǔ, zhēn gè shí fēn qí jué.
風流標格,惺松言語,真個十分奇絕。
sān fēn lán jú shí fēn méi, dòu hé jiù yī zhī fēng yuè.
三分蘭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風月。
shēng huáng wèi yǔ, xīng hé yì zhuǎn, liáng yè yàn yàn liú kè.
笙簧未語,星河易轉,涼夜厭厭留客。
zhǐ chóu jiǔ jǐn gè xī dōng, gèng bǎ jiǔ tuī cí yī shà.
只愁酒盡各西東,更把酒、推辭一霎。
“星河易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