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昨宵風雨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管昨宵風雨橫”全詩
今朝拄杖過西鄉。
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
白頭陪奉少年場。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簪花屢墮戲作,意為用花簪戲弄花朵,比喻作者對花朵的玩賞心情。
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這里描繪的是春天花開的景象,荒園中花朵盛開,給人以無限的思考空間。
今朝拄杖過西鄉,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這幾句描述的是作者在鄉間散步的情景,他緊緊拄著拐杖,急切地呼叫船夫,希望能過河去看牡丹花,顯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激情。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這兩句表達了即使經歷了風雨的洗禮,花朵依然保持著美麗和繁盛。
白頭陪奉少年場,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這里表達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對美的追求不減,白發下的他依然陪伴在年輕人的歡場之中,一支花簪卻承受不住他的熱情,甚至長到帽檐之上。
這首詩詞以描寫花朵的美麗和盛開為主題,通過作者對花朵的追求和對美的執著,表達了對美的追求不分年齡和境遇,即使歲月已經過去,內心的激情和熱愛依然不減。詩中的花朵也可以被視為作者自身的寫照,縱使經歷了風雨滄桑,依然能夠保持美麗和繁盛。
這首詩詞描繪了辛棄疾對美的執著追求、無論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熱情的精神風貌,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展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濃烈的人生情感。
“不管昨宵風雨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zān huā lǚ duò xì zuò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
gǔ zi huā kāi chūn làn màn, huāng yuán wú xiàn sī liang.
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
jīn zhāo zhǔ zhàng guò xī xiāng.
今朝拄杖過西鄉。
jí hū táo yè dù, wèi kàn mǔ dān máng.
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
bù guǎn zuó xiāo fēng yǔ héng, yī rán hóng zǐ chéng háng.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
bái tóu péi fèng shào nián chǎng.
白頭陪奉少年場。
yī zhī zān bú zhù, tuī dào mào yán zhǎng.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
“不管昨宵風雨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