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避路野花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朦朧避路野花羞”全詩
孤城春水一沙鷗。
天風吹樹幾時休。
突兀趁人山石狠,朦朧避路野花羞。
人家平水廟東頭。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浣溪沙(黃沙嶺)》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浣溪沙(黃沙嶺)》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寸步人間百尺樓,
孤城春水一沙鷗。
天風吹樹幾時休,
突兀趁人山石狠,
朦朧避路野花羞。
人家平水廟東頭。
中文譯文:
在人間狹小的空間里,百尺高的樓閣。
在孤城里,春水中只有一只沙鷗。
天風吹動著樹葉,不知何時才會停息。
突兀的山石兇猛地迎著人,
朦朧的路上,野花羞怯地躲開。
人家建在平靜的水邊,廟宇位于東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水之間的景象,表達了辛棄疾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作者通過“寸步人間百尺樓”表達了人生的狹小與渺小。無論人們在世間走動多少,他們的地位和存在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百尺高樓中的一寸空間一樣。
接著,作者以“孤城春水一沙鷗”形容了寂寥的城市景象。城市里只有一只孤獨的沙鷗,映襯出城市的冷清與孤獨。
然后,作者描述了天風吹拂樹木的情景,并暗示了時間的流逝。他思考著風何時才會停下來,人們又何時能夠得到寧靜與平息。
接下來,作者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山石的峻峭和野花的脆弱。山石突兀地迎面而來,給人以兇猛的感覺,而野花在這崎嶇的路上朦朧地避開,羞怯地躲藏著。
最后,作者提到了人家建在平靜水邊的廟宇。這里是人們追求寧靜和信仰的地方,與前文中的狹小和兇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描繪了人生的矛盾與沖突,以及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辛棄疾通過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世間萬象的感慨與疑問,引發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朦朧避路野花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huáng shā lǐng
浣溪沙(黃沙嶺)
cùn bù rén jiān bǎi chǐ lóu.
寸步人間百尺樓。
gū chéng chūn shuǐ yī shā ōu.
孤城春水一沙鷗。
tiān fēng chuī shù jǐ shí xiū.
天風吹樹幾時休。
tū wù chèn rén shān shí hěn, méng lóng bì lù yě huā xiū.
突兀趁人山石狠,朦朧避路野花羞。
rén jiā píng shuǐ miào dōng tóu.
人家平水廟東頭。
“朦朧避路野花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