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白鳥背人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白鳥背人飛”全詩
一聲聲是送行詩。
朝來白鳥背人飛。
對鄭子真巖石臥,趁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誦北山移。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閩憲別諸君翻譯及注釋
翻譯
聽到春山杜鵑一聲聲啼叫,既是為我送行,又是盼我早日歸來。早上飛來的白鳥似乎是在責怪我違背誓言與其分離。
我當初想效仿鄭子真,陶淵明終老田園,對著巖石坐臥,學陶元亮賞菊。現在我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山移文》來恥笑了。
注釋
⑴杜宇:又名杜鵑、子規,鳥名。鳴聲凄歷,能使旅客起思鄉之念。
⑵白鳥:水鳥。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詩與這句的白鳥背人飛,都是不忍相別的意思。“白鳥背人飛”尚含有返回的象征。
⑶鄭子真:漢時谷口人。《楊子·法言·問神篇》:“谷口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這里是作者回憶自己十年的田園生活。
⑷陶元亮:陶淵明名元亮。
⑸《北山移》:即《北山移文》。作者孔稚珪字德璋,南齊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南周颙隱于鐘山,后為海鹽令,欲再過鐘山,孔作此文,借山靈口氣,阻止周不許再來。作者應詔出山,高興的表示:決心獻身于國,不回上饒了。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閩憲別諸君賞析
上片寫景,借鳥語傳情。辛棄疾對他的重新出任,并沒有一般失意文人在偶然得意時的那種“春風得意馬啼疾”的快感。相反,他寫了這樣一個開頭:“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當他在春山間行走時側耳傾聽,杜鵑鳥一聲聲長啼,很有抒情意味,仿佛是為他而寫下的抒情詩一樣。然而杜鵑的啼鳴,古人都以其聲如“不如歸去”,能動旅客懷歸之思。那么作者只見它送行的殷勤,不覺它勸歸的意思,顯然是在裝糊涂。這里說“送行”,是囑他別忘歸來之意,表達了作者未出行即思歸鄉的心境。末句突然一個反頓:“朝來白鳥背人飛。”借白鳥見他出山,就因怨憤背飛而去來顯化自己的矛盾心情。這里仿佛是目遇心感,隨緣而得,但其實是經過構思,富有深意的。因為第一,作者用了自己的舊典:當年他初隱帶湖,就在詞里表示過與盟鳥結盟,永不背叛,(《水調歌頭·盟鷗》)而今居然食言了。第二,作者還借用《列子》典故,表明當人有了機心之后,白鷗自會識破而遠飛避害。而今白鷗見他就背飛而去,顯然是不滿于他那欲有作為的機心。所以白鳥這個意象,雖然取象于當前,但一能顯示他的自笑機心,二能顯示他的自笑背盟,措意曲折而深隱。
下片寫情,借典故寄意。前兩句,借漢代隱士鄭子真屢受詔書而不肯出,東晉大隱士陶淵明一掛冠即至死不仕的典故,表明當年自己也曾像鄭子真,陶淵明一樣,隱于巖石下,手把菊花飲。末句突然一個反轉,以前人諷刺同隱者違約出仕而作的《北山移文》,來自嘲自己的愧對山中故人,不能像鄭子真,陶淵明一樣堅定其志,卻是半道背盟了。這次出山,與其說是為國家建功立業,不如說是對這些年來久已習慣了的“隱逸生涯”的背叛。值得注意的是,他不待山中故友起而諷刺自己,就已經感到這種大談歸隱之趣后再出仕的行為可吃可羞,說“而今堪誦”,這表明,作者此時確實面臨著心理上的壓力。這壓力,是作者用世與避世的矛盾心情的充分反映。
這首詞在表現手法上,借物借事傳情達意,把準確和曲折的效果相結合。在結構上,上下兩片都采用前二后一的逆轉句式,使重心落在每片的末句。而兩片之間,結構對稱,表意均衡,顯得整飭、有力。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閩憲別諸君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的春天。辛棄疾從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至光宗紹熙二年(1191)冬,被罷黜閑居上饒帶湖整整十個春秋。紹熙二年又被南宋當局任命福建提點刑獄,時年五十三歲。這首詞是在赴閩時寫的。“朝來白鳥背人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quán hú dào zhōng fù mǐn xiàn bié zhū jūn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閩憲別諸君
xì tīng chūn shān dù yǔ tí.
細聽春山杜宇啼。
yī shēng shēng shì sòng xíng shī.
一聲聲是送行詩。
zhāo lái bái niǎo bèi rén fēi.
朝來白鳥背人飛。
duì zhèng zǐ zhēn yán shí wò, chèn táo yuán liàng jú huā qī.
對鄭子真巖石臥,趁陶元亮菊花期。
ér jīn kān sòng běi shān yí.
而今堪誦北山移。
“朝來白鳥背人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