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勿捶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馬勿捶面”全詩
長魚變化云雨,無使寸鱗傷。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
須作猬毛磔,筆作劍鋒長。
我憐君,癡絕似,顧長康。
綸巾羽扇顛倒,又似竹林狂。
解道澄江如練,準備停云堂上,千首買秋光。
怨調為誰賦,一斛貯檳榔。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水調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意蘊含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馬勿捶面,千里事難量。
長魚變化云雨,無使寸鱗傷。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
須作猬毛磔,筆作劍鋒長。
我憐君,癡絕似,顧長康。
綸巾羽扇顛倒,又似竹林狂。
解道澄江如練,準備停云堂上,千首買秋光。
怨調為誰賦,一斛貯檳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辛棄疾的典型風格,通過意象豐富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和人生之虛幻的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高馬勿捶面,千里事難量”,表達了作者對高飛馳騁的馬匹的崇敬之情,也隱含了人生中眾多事物的復雜性和難以捉摸的性質。
接下來的幾句,“長魚變化云雨,無使寸鱗傷”,使用了長魚的形象來比喻世事變幻無常,但作者希望自己能夠在變化中保持堅定和不受傷害。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身事務的關注和投入,無論是微小還是重要的事情,作者都能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的樂趣。
“須作猬毛磔,筆作劍鋒長”,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筆觸與武器一樣銳利的創作力和才華的自豪和自信。
“我憐君,癡絕似,顧長康”,這是作者對某位傷心絕望的朋友的同情和憐憫之情,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苦難的共鳴和關切。
“綸巾羽扇顛倒,又似竹林狂”,這里描繪了一個奇特的場景,紛亂的綸巾和羽扇象征著人世間的繁華和浮華,而竹林狂則表達了對于清凈和超脫的向往。
“解道澄江如練,準備停云堂上,千首買秋光”,這幾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修行和追求道義的決心和準備,希望能夠獲得內心的寧靜和人生的光明。
最后兩句,“怨調為誰賦,一斛貯檳榔”,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創作的怨憤和對于作品安放的思考,也暗示了作者對于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于時代的不滿。
總的來說,《水調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這首詩詞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深刻的思考。通過豐富的意象和隱喻,他表達了對于人生變幻無常的感慨、對于自身事務的投入和對于清凈超脫的向往。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對于時代現狀的不滿。這首詩詞蘊含了深邃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辛棄疾卓越的詩人才華。
“高馬勿捶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xí shàng wèi yè zhòng qià fù
水調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
gāo mǎ wù chuí miàn, qiān lǐ shì nán liàng.
高馬勿捶面,千里事難量。
zhǎng yú biàn huà yún yǔ, wú shǐ cùn lín shāng.
長魚變化云雨,無使寸鱗傷。
yī hè yī qiū wú shì, yī dòu yī shí jiē zuì, fēng yuè jǐ qiān chǎng.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
xū zuò wèi máo zhé, bǐ zuò jiàn fēng zhǎng.
須作猬毛磔,筆作劍鋒長。
wǒ lián jūn, chī jué shì, gù cháng kāng.
我憐君,癡絕似,顧長康。
guān jīn yǔ shàn diān dǎo, yòu shì zhú lín kuáng.
綸巾羽扇顛倒,又似竹林狂。
jiě dào chéng jiāng rú liàn, zhǔn bèi tíng yún táng shàng, qiān shǒu mǎi qiū guāng.
解道澄江如練,準備停云堂上,千首買秋光。
yuàn diào wèi shuí fù, yī hú zhù bīng láng.
怨調為誰賦,一斛貯檳榔。
“高馬勿捶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