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綠陰枝上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日綠陰枝上噪”全詩
醉眠些。
夢天涯。
一枕驚回,水底沸鳴蛙。
借問喧天成鼓吹,良自,為官哪。
心空喧靜不爭多。
病維摩。
意云何。
掃地燒香,且看散天花。
斜日綠陰枝上噪,還又問,是蟬么。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江神子(聞蟬蛙戲作)》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神子(聞蟬蛙戲作)》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簟鋪湘竹帳垂紗。
鋪設竹席,懸掛湘妃美人的帳幕。
醉眠些。夢天涯。
陶醉地沉睡,夢見遠方。
一枕驚回,水底沸鳴蛙。
剛醒時,水底的蛙兒喧鬧不已。
借問喧天成鼓吹,良自,為官哪。
借問這喧鬧的天地之間,作為一名官員,我自己又是為了什么。
心空喧靜不爭多。
我的內心空虛,寧愿安靜,不爭多少。
病維摩。意云何。
心情猶如病痛的維摩菩薩,意志何在。
掃地燒香,且看散天花。
我掃地燒香,只顧欣賞四處飄散的花瓣。
斜日綠陰枝上噪,還又問,是蟬么。
斜陽下,綠蔭之中有聲響,再次詢問,是蟬鳴聲嗎?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周圍環境,表達了一種疲憊、迷惘和無奈的情緒。作者以自然景物和官場生活為背景,通過詩意的交錯和對比,展現了他對現實的矛盾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他在繁雜喧鬧的環境中感到心靈的空虛和寂寞,對官場生涯產生了疑問和迷惘。他寄托自己的心情于自然之中,希望通過欣賞自然景物來尋找片刻的寧靜和安慰,但即使在自然中,也有喧囂和疑問的存在。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我內心的反思,勾勒出了一種憂郁而深沉的情感。它展示了辛棄疾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現實的痛苦感受。這種情感的表達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有韻味和觸動人心的力量。
“斜日綠陰枝上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én zǐ wén chán wā xì zuò
江神子(聞蟬蛙戲作)
diàn pù xiāng zhú zhàng chuí shā.
簟鋪湘竹帳垂紗。
zuì mián xiē.
醉眠些。
mèng tiān yá.
夢天涯。
yī zhěn jīng huí, shuǐ dǐ fèi míng wā.
一枕驚回,水底沸鳴蛙。
jiè wèn xuān tiān chéng gǔ chuī, liáng zì, wèi guān nǎ.
借問喧天成鼓吹,良自,為官哪。
xīn kōng xuān jìng bù zhēng duō.
心空喧靜不爭多。
bìng wéi mó.
病維摩。
yì yún hé.
意云何。
sǎo dì shāo xiāng, qiě kàn sàn tiān huā.
掃地燒香,且看散天花。
xié rì lǜ yīn zhī shàng zào, hái yòu wèn, shì chán me.
斜日綠陰枝上噪,還又問,是蟬么。
“斜日綠陰枝上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