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喪乘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喪乘除”全詩
冠蓋門前幾行李。
看匆匆西笑,爭出山來,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
悠悠今古事。
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
任掀天勛業,冠古文章,有幾個、笙歌晚歲。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洞仙歌》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仙歌·舊交貧賤》是宋代詩人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舊交貧賤,太半成新貴。
冠蓋門前幾行李。
看匆匆西笑,爭出山來,
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
悠悠今古事。
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
任掀天勛業,冠古文章,
有幾個、笙歌晚歲。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
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舊時交情貧賤的境況,以及在社會地位有所提升后的感慨。詩人提到了一些象征財富與地位的物事,如冠蓋、行李等,暗示了他們的轉變。詩人感嘆舊友匆匆忙忙地追求功名利祿,但他自己卻追求遠大的理想,象征為小草所寄托的志向。詩人還表達了對歷史的思索,認為得失榮辱、興衰更替只是歷史循環中的一部分,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都與過去的朝代并無太大區別。詩人宣揚了自己的志向和文學才華,以及對晚年時光的豁達和不畏將來的態度。
賞析:
《洞仙歌·舊交貧賤》是辛棄疾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手法,通過對貧賤、地位和理想的對比,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遠大理想的追求。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冠蓋"和"行李",以及對"小草何如遠志"的形象描繪,突出了詩人與舊友的差異,并表達了詩人對傳統價值觀的批判。詩人以"悠悠今古事"的語句,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思索和對人生的短暫感慨。最后兩句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家族榮譽的輕視。整首詩以辛棄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內涵,展現了他對功名利祿的反思和對遠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舊交、貧賤、地位和理想的描繪,表達了辛棄疾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個人追求和理想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思了人生的短暫和對歷史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展示了辛棄疾作為一位杰出的宋代詩人的才華和見地。
“得喪乘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jiù jiāo pín jiàn, tài bàn chéng xīn guì.
舊交貧賤,太半成新貴。
guān gài mén qián jǐ xíng lǐ.
冠蓋門前幾行李。
kàn cōng cōng xī xiào, zhēng chū shān lái, píng shuí wèn, xiǎo cǎo hé rú yuǎn zhì.
看匆匆西笑,爭出山來,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
yōu yōu jīn gǔ shì.
悠悠今古事。
dé sàng chéng chú, mù sì cháo sān yòu hé yì.
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
rèn xiān tiān xūn yè, guān gǔ wén zhāng, yǒu jǐ gè shēng gē wǎn suì.
任掀天勛業,冠古文章,有幾個、笙歌晚歲。
kuàng mǎn wū diāo chán wèi wèi róng, jì liè tǔ fēn máo, shì gōng jiā shì.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得喪乘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