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短棹輕衫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短棹輕衫夢”全詩
見他歌后怎生愁。
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眉黛斂,眼波流。
十年薄_謾揚州。
明朝短棹輕衫夢,只在溪南罨畫樓。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鷓鴣天(和人韻有所贈)》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和人韻有所贈)》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趁得東風汗漫游。
見他歌后怎生愁。
事如芳草春長在,
人似浮云影不留。
眉黛斂,眼波流。
十年薄_謾揚州。
明朝短棹輕衫夢,
只在溪南罨畫樓。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人事無常的感慨。詩中描繪了一個東風和煦、春天美好的場景。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見到了一個歡快歌唱的人,卻感到憂愁和無奈。詩人通過"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云影不留"的對比,表達了人事無常、時光易逝的感慨。人們的生命如同短暫的浮云,而事物的存在卻像是常青的芳草。詩中通過描寫人物的眉眼,展現了細膩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緒。最后兩句詩中,詩人以"十年薄_謾揚州"暗示了他在揚州的經歷和遭遇,而"明朝短棹輕衫夢,只在溪南罨畫樓"則表達了他對于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事無常的感慨。詩人以對比的手法,通過芳草與浮云的對比,突出了人生的短暫和物事的長久。詩中的"眉黛斂,眼波流"展示了詩人對于逝去時光的思念和情感的表達。最后兩句則以對過去經歷的回憶和思念,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對生命的短暫和珍惜產生共鳴。同時,辛棄疾以獨特的語言和形象描寫,使詩詞充滿了藝術感和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明朝短棹輕衫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hé rén yùn yǒu suǒ zèng
鷓鴣天(和人韻有所贈)
chèn dé dōng fēng hàn màn yóu.
趁得東風汗漫游。
jiàn tā gē hòu zěn shēng chóu.
見他歌后怎生愁。
shì rú fāng cǎo chūn zhǎng zài, rén shì fú yún yǐng bù liú.
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méi dài liǎn, yǎn bō liú.
眉黛斂,眼波流。
shí nián báo mán yáng zhōu.
十年薄_謾揚州。
míng cháo duǎn zhào qīng shān mèng, zhī zài xī nán yǎn huà lóu.
明朝短棹輕衫夢,只在溪南罨畫樓。
“明朝短棹輕衫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