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憐烏鵲南飛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最憐烏鵲南飛句”全詩
新詞空賀此丘遭。
遙知醉帽時時落,見說吟鞭步步搖。
干玉唾,禿錐毛。
只今明月費招邀。
最憐烏鵲南飛句,不解風流見二喬。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鷓鴣天(峽石前用韻答吳子似)》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鷓鴣天(峽石前用韻答吳子似)》
嘆息頻年廩未高。
新詞空賀此丘遭。
遙知醉帽時時落,
見說吟鞭步步搖。
干玉唾,禿錐毛。
只今明月費招邀。
最憐烏鵲南飛句,
不解風流見二喬。
中文譯文:
長嘆頻年宦途未高。
新詞曲調,空賀這詩丘遭。
遙知酒帽頻頻落地,
聽說吟詩者步履搖擺。
干玉唾,禿錐毛。
直到現在,明月仍費盡招呼。
最為珍愛的烏鵲南飛句,
卻不理解其中的風流二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的作品,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詞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宦途未能有所成就而感到嘆息的心情。
詩的開頭,作者長嘆自己多年來在官場上的努力和奮斗未能取得成功,廩指廩生,即進士科考試的一種身份。作者感到無奈和遺憾。
接著,作者提到了新詞曲調。在宋代,新詞是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因為它的流行而受到一些文人的賀喜。然而,對于作者來說,他的詩歌卻被冷遇,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贊賞。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醉酒時帽子頻繁地掉落,聽到有人說他吟詩作對時步履搖擺。這里通過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酒后的痛苦和頹廢的狀態。
接著,作者提到了一些具體的形象,如干玉唾和禿錐毛,這些都是比喻自己的形象衰敗和不堪的狀態。
最后兩句,作者抒發了對烏鵲南飛句的喜愛,但同時又表達了自己對其中風流二喬的理解困難。這里烏鵲南飛句指的是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中的“烏鵲南飛時,落霞滿天下”這兩句詩,風流二喬則指的是李白和杜甫這兩位風流才子。
整首詩以自嘲和自憐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文學成就的渴望。通過對具體形象的描寫和對古人風流才子的向往,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情感和寫作風格。
“最憐烏鵲南飛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xiá shí qián yòng yùn dá wú zǐ shì
鷓鴣天(峽石前用韻答吳子似)
tàn xī pín nián lǐn wèi gāo.
嘆息頻年廩未高。
xīn cí kōng hè cǐ qiū zāo.
新詞空賀此丘遭。
yáo zhī zuì mào shí shí luò, jiàn shuō yín biān bù bù yáo.
遙知醉帽時時落,見說吟鞭步步搖。
gàn yù tuò, tū zhuī máo.
干玉唾,禿錐毛。
zhǐ jīn míng yuè fèi zhāo yāo.
只今明月費招邀。
zuì lián wū què nán fēi jù, bù jiě fēng liú jiàn èr qiáo.
最憐烏鵲南飛句,不解風流見二喬。
“最憐烏鵲南飛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