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教無日不花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教無日不花開”全詩
更教無日不花開。
未須愁菊盡,相次有梅來。
多病近來渾止酒,小槽空壓新醅。
青山卻自要安排。
不須連日醉,且進兩三杯。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臨江仙》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冷雁寒云渠有恨,
春風自滿余懷。
更教無日不花開。
未須愁菊盡,
相次有梅來。
多病近來渾止酒,
小槽空壓新醅。
青山卻自要安排。
不須連日醉,
且進兩三杯。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春光和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思念和期待。詩中通過描繪冷雁、寒云、春風、菊花和梅花等元素,展示了季節變遷和生命的循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抒發詩人內心的情感。詩的開頭兩句描述了冷雁和寒云,暗示了作者內心的不滿和怨憤。然而,接下來的兩句中,春風的到來使得詩人內心的懷抱變得滿溢,表達了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花的喜愛和對生命的熱愛。他說無論哪一天,都會有花開放,暗示著生命的繼續和希望的存在。詩中的菊花和梅花象征著不同季節的變遷,菊花逐漸凋謝而梅花即將盛開,展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輪回。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多病的身體狀況,他停止了飲酒,但心中對新醅酒的渴望仍未減退。他說青山會自己安排,表示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需要連續喝醉,只需適度地享受生活,進兩三杯酒就足夠了。這表現了詩人樂觀向上、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展示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更教無日不花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lěng yàn hán yún qú yǒu hèn, chūn fēng zì mǎn yú huái.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風自滿余懷。
gèng jiào wú rì bù huā kāi.
更教無日不花開。
wèi xū chóu jú jǐn, xiāng cì yǒu méi lái.
未須愁菊盡,相次有梅來。
duō bìng jìn lái hún zhǐ jiǔ, xiǎo cáo kōng yā xīn pēi.
多病近來渾止酒,小槽空壓新醅。
qīng shān què zì yào ān pái.
青山卻自要安排。
bù xū lián rì zuì, qiě jìn liǎng sān bēi.
不須連日醉,且進兩三杯。
“更教無日不花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