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尋夜雨旗亭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尋夜雨旗亭酒”全詩
空教兒女笑陳人。
醉尋夜雨旗亭酒,夢斷東風輦路塵。
騎騄耳,_青云。
看公冠佩玉階春。
忠言句句唐虞際,便是人間要路津。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鷓鴣天(和張子志提舉)》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鷓鴣天(和張子志提舉)》
別恨妝成白發新。
空教兒女笑陳人。
醉尋夜雨旗亭酒,
夢斷東風輦路塵。
騎騄耳,_青云。
看公冠佩玉階春。
忠言句句唐虞際,
便是人間要路津。
中文譯文:
別恨妝成白發新。
只讓兒女嘲笑陳人。
醉酒中尋找夜雨的旗亭,
夢中斷斷續續東風輦路上的塵土。
騎在駿馬上,耳邊回蕩青云之音。
眼望宮廷,看著貴族們戴著玉冠在春天的玉階上。
忠誠之言句句出自唐虞之間,
正是人間重要的道路之渡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鷓鴣天(和張子志提舉)》,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忠誠的稱贊。
詩的開頭寫道:“別恨妝成白發新”,意味著歲月的流逝,作者的發白了,他對過去的怨恨已經化為了新的發絲。接下來的兩句“空教兒女笑陳人”,表明作者的兒女們嘲笑他已經老去,成為了“陳人”,也暗示了時光的無情。
接著,詩中描述了作者醉酒后尋找夜雨的旗亭,以及在夢中斷斷續續看到東風輦路上的塵土。這些景象象征著作者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歲月的感慨。
下半部分的“騎騄耳,_青云”,描繪了作者騎在駿馬上,耳邊回蕩著青云之音,展現了作者的豪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最后兩句“看公冠佩玉階春。忠言句句唐虞際,便是人間要路津”,表達了作者對忠誠的贊美。作者眼望著貴族們戴著玉冠在春天的玉階上,看到忠誠之言如同唐虞之間的傳承,被視為人間重要的道路之渡口。
整首詩通過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忠誠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對逝去歲月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許。
“醉尋夜雨旗亭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hé zhāng zi zhì tí jǔ
鷓鴣天(和張子志提舉)
bié hèn zhuāng chéng bái fà xīn.
別恨妝成白發新。
kōng jiào ér nǚ xiào chén rén.
空教兒女笑陳人。
zuì xún yè yǔ qí tíng jiǔ, mèng duàn dōng fēng niǎn lù chén.
醉尋夜雨旗亭酒,夢斷東風輦路塵。
qí lù ěr, qīng yún.
騎騄耳,_青云。
kàn gōng guān pèi yù jiē chūn.
看公冠佩玉階春。
zhōng yán jù jù táng yú jì, biàn shì rén jiān yào lù jīn.
忠言句句唐虞際,便是人間要路津。
“醉尋夜雨旗亭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