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是不如人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是不如人約”出自宋代辛棄疾的《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zhǎng shì bù rú rén yuē,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長是不如人約”全詩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鑒賞
這是一首節序詞,是詠中秋節的。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秋節,而是一個暴雨之夜。全詞就是圍繞雨里中秋這一特定情景展開描述的。上片寫景,寫中秋節的風雨景色,但手法比較婉轉。開頭二句寫中秋不見月。言自古以來,中秋就是賞月的佳節,按理說應當月明如晝,可“明月到今宵”,卻“是不如人約”,就是說今宵明月失約于人。這一方面含蓄地說明了中秋無月,另一方面又對明月“不如人約”表示了不滿與失望,為下片抒情預作鋪墊。為什么中秋無月呢?是云遮月嗎?顯然不是。但作者沒有明言,只是說“想見”嫦娥在廣寒宮里“云梳風掠”。下片抒情,直接抒寫自己惡劣的心情。換頭二句寫聽雨的惡劣情緒。言中秋之夜,大雨如注,檐頭發出令人厭惡的雨聲,破壞了中秋賞月的歡快心境,當然更不會去深夜聽歌了。這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作者對中秋夜雨的深惡痛絕,也折射出作者對生活環境的不滿以及時下的惡劣情緒。結尾二句寫生活之寂寞無聊。其中前一句關合詞題,寫王路鈐中秋詞,多少還能給人帶來一點快感,給這寂寞的生活帶來一線希望,而“這一場寥索”五字,又繞回了原題,清楚地告訴讀者,他這一天生活極其凄涼、空虛。以情結景,對風雨中秋節,對這一場生活,流露出極度失望情緒。“長是不如人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zhōng qiū xí shàng hé wáng lù qián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míng yuè dào jīn xiāo, zhǎng shì bù rú rén yuē.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xiǎng jiàn guǎng hán gōng diàn, zhèng yún shū fēng lüè.
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
yè shēn xiū gèng huàn shēng gē, yán tóu yǔ shēng è.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bú shì xiǎo shān cí jiù, zhè yī chǎng liáo suǒ.
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長是不如人約”平仄韻腳
拼音:zhǎng shì bù rú rén yuē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長是不如人約”的相關詩句
“長是不如人約”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長是不如人約”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長是不如人約”出自辛棄疾的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