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送上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歌送上天”全詩
未應山下成三宿。
啼鳥幾曾催。
西風猶未來。
山房連石徑。
云臥衣裳冷。
倩得李延年。
清歌送上天。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菩薩蠻(重到云巖戲徐斯遠)》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重到云巖戲徐斯遠)》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你家的玉雪花就像屋頂一樣,未曾化作山下的三晚。
啼鳥幾次來催促,西風仍未到來。
山房連著石徑,云臥時衣被冷。
多希望有李延年在身旁,為我唱一首清歌送上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遠方山居的思念之情。詩人將遠方的山居描述為一片白雪覆蓋的世界,美麗而寧靜。然而,他卻無法到達那里,因為西風還未吹送他到山下。他期待著啼鳥的叫聲,希望它們能夠催促西風的到來。在山房中,他感受到了冷意,希望有李延年陪伴在他身邊,為他唱一曲清歌,將他的思念之情送上天。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擅長的婉約風格表達了對遠方山居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寫,將山居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詩人通過描繪玉雪花、山房、石徑等景物,展現了山居的寧靜和美麗。同時,用啼鳥和西風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渴望和期待。
詩中的李延年是指辛棄疾的好友李清照,他們兩人在文學上有很深的交流和合作。詩人希望有李延年在身旁,為他唱一曲清歌,這既是對友情的思念,也是對詩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山居的思念和對詩歌創作的向往。這種溫婉而深情的描寫方式,使得這首詩詞成為了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清歌送上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zhòng dào yún yán xì xú sī yuǎn
菩薩蠻(重到云巖戲徐斯遠)
jūn jiā yù xuě huā rú wū.
君家玉雪花如屋。
wèi yīng shān xià chéng sān sù.
未應山下成三宿。
tí niǎo jǐ céng cuī.
啼鳥幾曾催。
xī fēng yóu wèi lái.
西風猶未來。
shān fáng lián shí jìng.
山房連石徑。
yún wò yī shang lěng.
云臥衣裳冷。
qiàn dé lǐ yán nián.
倩得李延年。
qīng gē sòng shàng tiān.
清歌送上天。
“清歌送上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