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岸西風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掠岸西風急”全詩
掠岸西風急。
一葉軟紅深處,應不是、利名客。
玉人還佇立。
綠窗生怨泣。
萬里衡陽歸恨,先倩雁、寄消息。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霜天曉角》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是宋代詩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霜天破曉時分,遠山層層疊疊蒼翠。
西岸的風急切地吹過。
在深處,有一片柔軟的紅葉,
應該不是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所能擁有的。
那位美麗的女子仍然靜立窗前,
她的綠窗簾上映照著她內心的怨悔。
我千里迢迢回到衡陽,卻滿懷思念和恨意,
最先借助倩倩雁傳遞我的消息。
詩意:
《霜天曉角》是一首抒發辛棄疾對世事的思考和感慨的詩詞。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獨立和執著。詩人以霜天破曉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遠山、風和紅葉等自然元素,表達了世事變幻無常的感嘆。同時,詩人通過描寫窗前的玉人和她的怨悔,表達了對虛榮名利的反思和對真摯情感的追求。最后,詩人以衡陽歸恨和倩倩雁寄消息的情節,寄托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賞析:
《霜天曉角》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自然景物,如遠山、風和紅葉,生動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與詩人內心的感嘆相呼應。通過描寫窗前的玉人和她的怨悔,詩人表達了對虛榮名利的批判和對真摯情感的追求。詩的最后,以衡陽歸恨和倩倩雁寄消息的情節,更加深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摯而動人。
整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辛棄疾對世態炎涼的感嘆和對真情真摯的追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外部世界相結合,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內心真實的追求。該詩詞的詩意和賞析正是在這種簡潔而深刻的表達中展現出來,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掠岸西風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霜天曉角
mù shān céng bì.
暮山層碧。
lüè àn xī fēng jí.
掠岸西風急。
yī yè ruǎn hóng shēn chù, yīng bú shì lì míng kè.
一葉軟紅深處,應不是、利名客。
yù rén hái zhù lì.
玉人還佇立。
lǜ chuāng shēng yuàn qì.
綠窗生怨泣。
wàn lǐ héng yáng guī hèn, xiān qiàn yàn jì xiāo xī.
萬里衡陽歸恨,先倩雁、寄消息。
“掠岸西風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