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別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因別個”全詩
絕似好人家。
淡妝嬌面,輕注朱唇,一朵梅花。
相逢比著年時節,顧意又爭些來朝去也,莫因別個,忘了人咱。
分類: 眼兒媚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眼兒媚(妓)》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眼兒媚(妓)》是一首宋代辛棄疾的詩詞,下面是對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煙花叢里不宜他。
絕似好人家。
淡妝嬌面,輕注朱唇,
一朵梅花。
相逢比著年時節,
顧意又爭些來朝去也,
莫因別個,忘了人咱。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妓女的形象和內心世界。她身處煙花環繞之中,但不適合她這樣的身份。盡管她的外貌和舉止像是出身于良家之女,她臉上淡妝、紅唇輕染,如同一朵梅花。詩人提到她和他相逢的時候,無論是在年少時節還是其他時節,她都會爭取機會來和他見面。最后,詩人告誡她,不要因為其他人的關系而忘記他們之間的情誼。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妓女的形象和內心情感,展示了辛棄疾對于妓女這一特殊群體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妓女形象與傳統觀念中的妓女形象不同,她們不再是俗世紅塵中的風塵女子,而是具有一種高貴、含蓄和優雅的氣質。她們以淡妝、紅唇和梅花的象征來凸顯她們的美麗和獨特性。這種描繪方式既展示了辛棄疾對于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對于社會常規和傳統道德觀念的挑戰。
詩中還有一種隱含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妓女的特殊情誼和對她們命運的同情。詩中提到他們在不同時節相逢,這暗示了他們之間的特殊關系,而詩人對于她們的關心和牽掛也在最后幾句中表達出來。詩人用"莫因別個,忘了人咱"來告誡妓女,不要因為其他人的介入而忘記了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辛棄疾對于妓女這一特殊群體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社會常規和傳統道德觀念的質疑。這首詩在宋代詞壇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展示了辛棄疾對于美、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莫因別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 ér mèi jì
眼兒媚(妓)
yān huā cóng lǐ bù yí tā.
煙花叢里不宜他。
jué shì hǎo rén jiā.
絕似好人家。
dàn zhuāng jiāo miàn, qīng zhù zhū chún, yī duǒ méi huā.
淡妝嬌面,輕注朱唇,一朵梅花。
xiāng féng bǐ zhe nián shí jié, gù yì yòu zhēng xiē lái zhāo qù yě, mò yīn bié gè, wàng le rén zán.
相逢比著年時節,顧意又爭些來朝去也,莫因別個,忘了人咱。
“莫因別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