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依舊五更寒”全詩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閑。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一叢花》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叢花》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叢花,朝代:宋代,作者:程垓。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閑。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離別之情。詩人站在欄桿旁,憑倚著望著一叢凋謝的花朵,心中感嘆春天的傷感。他認為別離本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而東風只會催促人們離去,卻不會關心鶯兒衰老和花朵凋謝的事情。青色的信箋還未寫好,紅色的綢緞上已經有淚痕,他無法鎖住征鞍,即將離去的征途讓他無法抗拒。寶釵和瑤琳是指珍貴的物品,此時卻顯得無關緊要。詩人的痛苦被上天所限制,他感嘆這樣的痛苦是命運的慳吝。如今他直接拋下了他的親人,竟然沒有牽掛,他不再念及他人的瘦弱和衣服的寬松。當他歸來時,他將忍受重樓的寂寥和淡淡的月色,只有五更時分的寒冷依舊存在。
這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的凋謝和離去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春天的衰敗和離別的痛苦相互映襯,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了自己對離別的痛苦和無奈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境遇的普遍感受。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依舊五更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cóng huā
一叢花
shāng chūn shí hòu yī píng lán.
傷春時候一憑闌。
hé kuàng bié lí nán.
何況別離難。
dōng fēng zhǐ jiě cuī rén qù, yě bù dào yīng lǎo huā cán.
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
qīng jiān wèi yuē, hóng xiāo rěn lèi, wú jì suǒ zhēng ān.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bǎo chāi yáo diàn yī shí xián.
寶釵瑤鈿一時閑。
cǐ hèn kǔ tiān qiān.
此恨苦天慳。
rú jīn zhí nèn pāo rén qù, yě bù niàn rén shòu yī kuān.
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
guī lái rěn jiàn, chóng lóu dàn yuè, yī jiù wǔ gēng hán.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依舊五更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