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朱紱為誰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今朱紱為誰紆”全詩
王□風有未全疏。
只今朱紱為誰紆。
芳草池塘春夢后,粉香簾幕曉晴初。
一簪華發要人梳。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浣溪沙》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浣溪沙》
遙想當年出鳳雛,
王□風有未全疏。
只今朱紱為誰紆,
芳草池塘春夢后,
粉香簾幕曉晴初。
一簪華發要人梳。
中文譯文:
回想起往昔的出眾之人,
王者之風尚未完全展現。
如今紅袍之下為誰徘徊,
芳草覆蓋的池塘在春夢之后,
粉紅的簾幕在清晨初晴。
一根華麗的發簪需要誰來修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程垓所作,描繪了一個流光溢彩的過去與現實的對比。詩人回憶起往昔的英才之輩,他們充滿了雄才大略,但是他們的抱負和才華并未完全得到發揮。現在,紅袍之下的權貴們在獨自思索,他們的身份和權力使他們感到迷茫。隨著春夢過去,芳草覆蓋的池塘展現出一片新的景色,粉紅的簾幕在清晨初晴中輕輕飄動。然而,這個世界依然需要一個有才華的人來修飾華麗的發簪,象征著社會的美化和建設。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時代的變遷和個人的追求。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的芳草池塘和粉香簾幕等意象,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春天的生機和美好的景象。詩人通過一簪華發要人梳的形象,表達了對于社會需要有才華的人來推動發展和美化的呼吁。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同時,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簡練的語言,傳遞出一種淡雅而含蓄的詩意,使讀者產生共鳴。
“只今朱紱為誰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yáo xiǎng dāng nián chū fèng chú.
遙想當年出鳳雛。
wáng fēng yǒu wèi quán shū.
王□風有未全疏。
zhǐ jīn zhū fú wèi shuí yū.
只今朱紱為誰紆。
fāng cǎo chí táng chūn mèng hòu, fěn xiāng lián mù xiǎo qíng chū.
芳草池塘春夢后,粉香簾幕曉晴初。
yī zān huá fà yào rén shū.
一簪華發要人梳。
“只今朱紱為誰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