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來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時來得”全詩
楊花亂。
可憐朱戶春強半。
長記憶。
探芳日。
笑憑郎肩,_紅偎碧。
惜惜惜。
春宵短。
離腸斷。
淚痕長向東風滿。
憑青翼。
問消息。
花謝春歸,幾時來得。
憶憶憶。
分類: 折紅英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折紅英》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折紅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程垓。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花暖,楊花亂。可憐朱戶春強半。
長記憶,探芳日。笑憑郎肩,依偎碧紅。
惜惜惜,春宵短。離腸斷,淚痕長向東風滿。
憑青翼,問消息。花謝春歸,幾時來得。
憶憶憶。
詩意和賞析:
《折紅英》以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情感為主題,表達了對短暫的春光和離別的痛苦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以桃花和楊花的盛開景象描繪了溫暖的春天,暗示著生機勃發和萬物復蘇的景象。然而,詩中提到的朱戶,即紅色的門戶,只有一半被春天所充盈,這暗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不滿足,對春天的期盼和欲望。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在春天探芳的日子中的快樂。他笑著依靠在伴侶的肩膀上,享受著碧紅色的花朵的美麗和芬芳。這里的“探芳”可以理解為尋找春天的美景和花朵。
然而,詩的下半部分轉折出現,表達了對春宵短暫和離別的痛苦的感受。作者用“惜惜惜”來形容對春宵短暫的珍惜和不舍,離別之痛使他的離腸斷。淚痕長向東風滿,表達了作者在離別時流下的眼淚,隨著東風的吹拂而飄散。
最后兩句以憑青翼問消息的形式,表達了對春天歸來的期盼和詢問。花謝春歸,幾時來得,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回歸的渴望和焦急不安。最后的“憶憶憶”則是對過往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思念。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色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短暫春光的珍惜,同時也表達了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痛苦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轉折的手法,以及豐富的意象和情感表達,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詩意和感人之處。
“幾時來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é hóng yīng
折紅英
táo huā nuǎn.
桃花暖。
yáng huā luàn.
楊花亂。
kě lián zhū hù chūn qiáng bàn.
可憐朱戶春強半。
zhǎng jì yì.
長記憶。
tàn fāng rì.
探芳日。
xiào píng láng jiān, hóng wēi bì.
笑憑郎肩,_紅偎碧。
xī xī xī.
惜惜惜。
chūn xiāo duǎn.
春宵短。
lí cháng duàn.
離腸斷。
lèi hén zhǎng xiàng dōng fēng mǎn.
淚痕長向東風滿。
píng qīng yì.
憑青翼。
wèn xiāo xī.
問消息。
huā xiè chūn guī, jǐ shí lái de.
花謝春歸,幾時來得。
yì yì yì.
憶憶憶。
“幾時來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