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向枕囊拘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羞向枕囊拘束”全詩
觸眼萬條垂玉。
小院春深窗鎖綠。
水沈風斷續。
明月又侵樓曲。
羞向枕囊拘束。
只待夜深清影足。
醉來花底宿。
分類: 謁金門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謁金門(荼_)》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荼_)》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程垓。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花簇簇。觸眼萬條垂玉。
小院春深窗鎖綠。
水沈風斷續。
明月又侵樓曲。
羞向枕囊拘束。
只待夜深清影足。
醉來花底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景象。作者觀賞著盛開的花朵,它們如簇簇綻放的美麗,讓人不禁感嘆。萬條花枝垂掛下來,宛如玉帶。春天的氣息充盈在小院中,窗戶被綠色的植物所鎖定。水面沉靜,風聲斷續。明亮的月光再次侵入樓閣的曲線之中。作者感到害羞,不敢面對自己的心思,像是被枕囊所束縛。只等到深夜,清晰的影子足夠遮掩。醉意降臨,花下留宿。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景象,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情感的感悟。詩中的花朵、綠意、水面和月光等元素相互交織,營造出一幅靜謐而浪漫的畫面。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描述自然景物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心境。
詩中的花朵象征著美麗和生命的力量,通過描繪花簇簇、萬條花枝垂掛,表現了花朵盛開的壯麗景象,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和強烈的感受。小院春深、窗鎖綠則傳遞出春天的氣息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中對水沈風斷續的描寫,以及明月侵入樓曲的景象,展示了夜晚的寧靜與美好。明月的光輝照耀下,詩人的情感也得以宣泄,但又感到羞澀,不敢直面內心的真實想法,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尋找片刻的自由。
整首詩以描述自然景物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透露了內心情感的復雜與矛盾。通過對細節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使人在閱讀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美的追求。
“羞向枕囊拘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tú
謁金門(荼_)
huā cù cù.
花簇簇。
chù yǎn wàn tiáo chuí yù.
觸眼萬條垂玉。
xiǎo yuàn chūn shēn chuāng suǒ lǜ.
小院春深窗鎖綠。
shuǐ shěn fēng duàn xù.
水沈風斷續。
míng yuè yòu qīn lóu qū.
明月又侵樓曲。
xiū xiàng zhěn náng jū shù.
羞向枕囊拘束。
zhǐ dài yè shēn qīng yǐng zú.
只待夜深清影足。
zuì lái huā dǐ sù.
醉來花底宿。
“羞向枕囊拘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