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卻槿花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卻槿花籬”全詩
誰教來去如春夢。
冷落舊梅臺。
小桃相次開。
人間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閑卻槿花籬。
莫教溪外知。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菩薩蠻》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窗曾剪燈花弄。
誰教來去如春夢。
冷落舊梅臺。
小桃相次開。
人間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閑卻槿花籬。
莫教溪外知。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客人在窗前剪下的燈花,表達了歲月易逝、花開花謝的主題。詩人通過對客窗燈花、春夢、舊梅臺、小桃花、山中景物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生命的短暫和人世間的無常。詩人以山中景物的恒久不變來對比人間的變幻,表達了對山中寧靜永恒的向往,以及對人世間繁華喧囂的冷漠和超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展現了程垓獨特的感慨和思考。詩的開頭描述了客人在窗前剪下的燈花,突出了歲月易逝的主題。接著詩人以問句的方式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感觸,強調了世事無常的真實性。在描繪冷落的舊梅臺和相繼開放的小桃花時,詩人通過對比凋零和綻放的景物,進一步突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變化。接下來,詩人以人間春易老、只有山中好的句子,表達了對山中寧靜恒久的向往和對人世間繁華喧囂的冷漠。最后兩句“閑卻槿花籬,莫教溪外知”,表達了詩人希望保持山中寧靜的心境,不要讓外界的喧囂打擾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人世間無常的思考,以及對山中寧靜恒久的向往。它以淡泊超脫的態度對待人世間的繁華喧囂,寄托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永恒的追求。
“閑卻槿花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kè chuāng céng jiǎn dēng huā nòng.
客窗曾剪燈花弄。
shuí jiào lái qù rú chūn mèng.
誰教來去如春夢。
lěng luò jiù méi tái.
冷落舊梅臺。
xiǎo táo xiāng cì kāi.
小桃相次開。
rén jiān chūn yì lǎo.
人間春易老。
zhǐ yǒu shān zhōng hǎo.
只有山中好。
xián què jǐn huā lí.
閑卻槿花籬。
mò jiào xī wài zhī.
莫教溪外知。
“閑卻槿花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