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草低襯斜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衰草低襯斜陽”全詩
奈思量。
更放晚來些小雨,做新涼。
衰草低襯斜陽。
斜陽外、水冷云黃。
借使有腸須斷盡,況無腸。
分類: 春光好
作者簡介(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愁倚闌(又名春光好)》石孝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愁倚闌(又名春光好)》是宋代詩人石孝友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離得那么遠,路卻能延長。不禁心生憂思。更希望晚些時候下一場小雨,給這新鮮的涼意。衰弱的草低低地依偎著斜陽。斜陽外,水冷云黃。如果有心思已經斷盡,那又何談有心思呢?
詩意:
《愁倚闌》描繪了一種深沉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遙遠,道路漫長,心中充滿了憂思之情。他希望夜晚能降臨一場小雨,帶來清涼,以緩解他內心的焦躁。在斜陽的映襯下,衰草低垂,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的心思已經殆盡,暗示了他心靈上的疲憊和無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思和無奈之情。通過描繪遠離的人與漫長的道路,詩人展現了他內心的孤獨和迷茫。在詩中,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小雨、斜陽、衰草等,巧妙地烘托出他內心的憂愁和凄涼之感。最后兩句“借使有腸須斷盡,況無腸”,以寓意深長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已經心力交瘁、無法再有所期待的心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獨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內心的孤獨,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境遇的無奈與思考。這種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衰草低襯斜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yǐ lán yòu míng chūn guāng hǎo
愁倚闌(又名春光好)
rén hǎo yuǎn, lù néng zhǎng.
人好遠,路能長。
nài sī liang.
奈思量。
gèng fàng wǎn lái xiē xiǎo yǔ, zuò xīn liáng.
更放晚來些小雨,做新涼。
shuāi cǎo dī chèn xié yáng.
衰草低襯斜陽。
xié yáng wài shuǐ lěng yún huáng.
斜陽外、水冷云黃。
jiè shǐ yǒu cháng xū duàn jǐn, kuàng wú cháng.
借使有腸須斷盡,況無腸。
“衰草低襯斜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