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御六龍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宸御六龍還”全詩
兩都分地險,一曲度河灣。
路得津門要,時稱古戍閑。
城花春正發,岸柳曙堪攀。
后乘猶臨水,前旌欲換山。
長安回望日,宸御六龍還。
分類: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關》徐安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關》是唐代徐安貞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寫蒲津關為主題,展現了其壯麗的自然景色以及關隘的歷史意義。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仙掌臨秦甸,虹橋辟晉關。
兩都分地險,一曲度河灣。
路得津門要,時稱古戍閑。
城花春正發,岸柳曙堪攀。
后乘猶臨水,前旌欲換山。
長安回望日,宸御六龍還。
這首詩以景物寫人的手法,描寫了蒲津關的景色和歷史背景。首句“仙掌臨秦甸,虹橋辟晉關”,通過描寫仙掌和虹橋,營造出了一個美麗的環境氛圍。接下來的兩句“兩都分地險,一曲度河灣”,表達了蒲津關地勢險要,河灣的曲折與關隘的奇峰巧石相映成趣。
下文“路得津門要,時稱古戍閑”,直接點出了蒲津關的重要地位和歷史意義。詩中描繪了城花盛開、岸柳初抽,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接著,“后乘猶臨水,前旌欲換山”,預示著皇帝的行進,以及前方山嶺的壯麗景色。
最后兩句“長安回望日,宸御六龍還”,則表達了行進的皇帝將返回長安的意境,以及皇帝的威嚴和尊貴。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蒲津關的壯麗景色,展示了自然景觀和歷史背景的結合。作者運用鮮明的形象語言,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皇帝行進的描繪,塑造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整首詩意境高遠,通過具體描寫展示了古代關隘的重要性和壯麗的景色,同時也凸顯了皇帝的尊貴和威嚴。
“宸御六龍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zǎo dù pú jīn guān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關
xiān zhǎng lín qín diān, hóng qiáo pì jìn guān.
仙掌臨秦甸,虹橋辟晉關。
liǎng dū fēn dì xiǎn, yī qǔ dù hé wān.
兩都分地險,一曲度河灣。
lù dé jīn mén yào, shí chēng gǔ shù xián.
路得津門要,時稱古戍閑。
chéng huā chūn zhèng fā, àn liǔ shǔ kān pān.
城花春正發,岸柳曙堪攀。
hòu chéng yóu lín shuǐ, qián jīng yù huàn shān.
后乘猶臨水,前旌欲換山。
cháng ān huí wàng rì, chén yù liù lóng hái.
長安回望日,宸御六龍還。
“宸御六龍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