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愔愔亭戶無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愔愔亭戶無人”全詩
誰將心緒管青春。
游絲知我懶,江柳也眉顰。
近水遠山都積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無書憑朔雁,有淚在羅巾。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臨江仙》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滿院花香晴晝永,
愔愔亭戶無人。
誰將心緒管青春。
游絲知我懶,
江柳也眉顰。
近水遠山都積恨,
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無書憑朔雁,
有淚在羅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花香四溢的庭院,但亭子里卻空無一人。詩人感嘆青春時光被情思所困擾,他的懶散心境如同游絲,連江邊的柳樹也因思念而皺起了眉頭。他對離別之地的水和山積蓄了無盡的思念之恨,芳草如茵也無法減輕他的思念之苦。他每一天都在思念著心愛的人,沒有書信可以借給北方的候鳥,只有淚水留在他的羅巾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花香盈院、空亭無人的景象,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苦。詩中的"游絲知我懶"和"江柳也眉顰"這樣的細膩描寫,使人們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情感的細膩和復雜。詩人對離別之地的水和山的積恨,以及對芳草如茵的苦思之情,表達了他對遠方心愛之人的深深思念和無盡的哀傷。最后兩句"無書憑朔雁,有淚在羅巾"更是詩人深情款款的表達,通過對書信和淚水的描繪,將內心的悲傷和孤獨展現得淋漓盡致。
整首詩詞以抒發離愁別緒為主題,以清新細膩的描寫手法將詩人內心的孤寂、思念和哀傷表達得深切動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寂寞而憂傷的氛圍,令讀者對離別之情產生共鳴,引發人們對生命中離別的思考和感慨。
“愔愔亭戶無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mǎn yuàn huā xiāng qíng zhòu yǒng, yīn yīn tíng hù wú rén.
滿院花香晴晝永,愔愔亭戶無人。
shuí jiāng xīn xù guǎn qīng chūn.
誰將心緒管青春。
yóu sī zhī wǒ lǎn, jiāng liǔ yě méi pín.
游絲知我懶,江柳也眉顰。
jìn shuǐ yuǎn shān dōu jī hèn, kě kān fāng cǎo rú yīn.
近水遠山都積恨,可堪芳草如茵。
hé zēng yī rì bù sī jūn.
何曾一日不思君。
wú shū píng shuò yàn, yǒu lèi zài luó jīn.
無書憑朔雁,有淚在羅巾。
“愔愔亭戶無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