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學相思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也學相思調”全詩
數聲啼鳥。
也學相思調。
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
淮南好。
甚時重到。
陌上生春草。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點絳唇》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點絳唇》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點絳唇,朝代宋代,作者姜夔。這首詩描繪了金谷人歸的情景,以及在歸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金谷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
數聲啼鳥。也學相思調。
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淮南好。
甚時重到。陌上生春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描述了金谷人歸的場景,綠楊低垂,微風吹拂,笙簫之聲在小道上回響。詩中提到了幾聲啼鳥,它們似乎也在學習相思的調子,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
接著,詩人描繪了月落之時潮水的漲落,這一景象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詩中還提到了劉郎老,這可能是詩人對友人或親人的稱呼,意味著與他的重逢。詩人稱贊淮南地區的美好,可能是指詩人的故鄉或歸途的目的地。
最后一句“陌上生春草”表達了春天的到來,新生事物的萌發,也寓意著希望和新的開始。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思念和希望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詩人成功地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也學相思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jīn gǔ rén guī, lǜ yáng dī sǎo chuī shēng dào.
金谷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
shù shēng tí niǎo.
數聲啼鳥。
yě xué xiāng sī diào.
也學相思調。
yuè luò cháo shēng, duō sòng liú láng lǎo.
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
huái nán hǎo.
淮南好。
shén shí zhòng dào.
甚時重到。
mò shàng shēng chūn cǎo.
陌上生春草。
“也學相思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