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燈心事峭寒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翦燈心事峭寒時”全詩
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浣溪沙(巳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巳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是宋代詩人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點疏梅雨后枝,
春天輕輕拂動梅花,雨后梅枝上的花蕾點綴著枝條。
翦燈心事峭寒時。
切滅燈火時心事愈發冷寂。
市橋攜手步遲遲。
在市橋上牽著手緩緩行走。
蜜炬來時人更好,
蜜炬點燃時,人們的情感更加純美。
玉笙吹徹夜何其,
美玉制成的笙音吹響了整夜,多么動聽。
東風落靨不成歸。
東風吹落盛開的花朵,卻無法將它們帶回原處。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一個春天的夜晚。首句以春天的細雨滋潤梅花枝條為背景,表達了輕盈、清新的春意。第二句通過翦滅燈火的動作,暗示了主人的心事沉重和孤寂。第三句描述了在市橋上攜手漫步的情景,表現了親密的關系和緩慢的步伐,暗示了兩個人之間的情感糾葛。第四句提到蜜炬,蜜炬象征著美好的時光,它的點燃使得人們的情感更加純粹。第五句以玉笙的聲音為表現手法,形容夜晚的美好和動聽的音樂。最后一句以東風吹落花朵為象征,暗示了美好的事物難以保持和回歸原狀。
整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夜晚的情景,以細膩的筆觸表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象征意義的運用,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微妙而復雜的情感關系,以及美好事物的瞬間流逝和無法挽回的主題。整首詩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間。
“翦燈心事峭寒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sì yǒu suì kè wú xīng, shōu dēng yè hé hù wú liáo, yú shāng qīng hū zhī gòng chū, yīn jì suǒ jiàn
浣溪沙(巳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chūn diǎn shū méi yǔ hòu zhī, jiǎn dēng xīn shì qiào hán shí.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
shì qiáo xié shǒu bù chí chí.
市橋攜手步遲遲。
mì jù lái shí rén gèng hǎo, yù shēng chuī chè yè hé qí, dōng fēng luò yè bù chéng guī.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翦燈心事峭寒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