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絲黃日牡丹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絲黃日牡丹晨”全詩
恰如重會面,舊時人。
東君輕笑又輕顰。
如道我,春去卻傷心。
青鳥下紅巾。
瑤池春信早,莫因循。
柳絲黃日牡丹晨。
相隨逐,春淺到春深。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小重山》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重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重山,朝代:宋代,作者:汪莘
居士情懷愛小春。
恰如重會面,舊時人。
東君輕笑又輕顰。
如道我,春去卻傷心。
青鳥下紅巾。
瑤池春信早,莫因循。
柳絲黃日牡丹晨。
相隨逐,春淺到春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汪莘在春天中對居士情懷的贊美以及對春天的感慨。作者將自然景物和人情描繪得巧妙而細膩,以表達內心的情感。
賞析:
《小重山》是一首充滿感情的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情感來表達作者的情懷。
首句“居士情懷愛小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將自己比作居士,把春天看作是一個親密的朋友。
接下來的幾句“恰如重會面,舊時人。東君輕笑又輕顰。如道我,春去卻傷心。”描繪了作者與春天的親密關系,將春天比作是一個熟悉的朋友,東君指的是春天的化身,作者表達了對春天離去的傷感。
下一段“青鳥下紅巾。瑤池春信早,莫因循。柳絲黃日牡丹晨。”通過描繪春天的細節,如鳥兒落下紅巾、瑤池中的春天早已顯現等,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與動人。
最后一句“相隨逐,春淺到春深。”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追隨,不管春天的淺深,作者都會一直相隨。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表達作者的感情,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情。
“柳絲黃日牡丹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óng shān
小重山
jū shì qíng huái ài xiǎo chūn.
居士情懷愛小春。
qià rú zhòng huì miàn, jiù shí rén.
恰如重會面,舊時人。
dōng jūn qīng xiào yòu qīng pín.
東君輕笑又輕顰。
rú dào wǒ, chūn qù què shāng xīn.
如道我,春去卻傷心。
qīng niǎo xià hóng jīn.
青鳥下紅巾。
yáo chí chūn xìn zǎo, mò yīn xún.
瑤池春信早,莫因循。
liǔ sī huáng rì mǔ dān chén.
柳絲黃日牡丹晨。
xiāng suí zhú, chūn qiǎn dào chūn shēn.
相隨逐,春淺到春深。
“柳絲黃日牡丹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