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宮紫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朱宮紫闕”全詩
蘭衣蕙帶,為我獨立萬尋岡。
頭上青天蕩蕩,足下白云靄,和氣自悠揚。
一陣東風至,靈雨過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東皇。
朱宮紫闕、何事宛在水中央。
長望龍辀雷駕,憑仗簫鐘交鼓,賓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水調歌頭》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汪莘。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語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向你致意,山中的朋友啊,你何時能夠離開茂密的竹林。
蘭衣蕙帶,為我獨立萬尋岡。
穿著蘭色的衣裳,系著菖蒲花的腰帶,我獨自站在萬丈高的山崗上。
頭上青天蕩蕩,足下白云靄,和氣自悠揚。
頭頂上是廣袤的藍天,腳下是飄渺的白云,和諧的氣息自然流淌。
一陣東風至,靈雨過南塘。
一陣東風吹來,靈雨灑過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東皇。
招呼山中的鬼神,祭祀河神,等待東皇的到來。
朱宮紫闕、何事宛在水中央。
紅宮紫闕,為何事情就發生在水中央。
長望龍辀雷駕,憑仗簫鐘交鼓,賓日出扶桑。
遠望著龍駕和雷鳴,依賴簫聲鐘鼓,迎接太陽從東方升起。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我扶持著北斗星,你也可以射擊天狼星。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友誼的向往。詩人寄語山中的朋友,希望他能夠離開茂密的竹林,出來與自己一起欣賞自然之美。詩中描繪了藍天白云的和諧景象,以及東風拂面、靈雨灑落的情景。詩人還提到了神秘的事物,如招呼山中的鬼神、祭祀河神,以及神話中的東皇、龍駕、天狼等。這些形象的運用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趣味性。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聯想的方式,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友誼的熱愛,以及對神秘事物的向往。
“朱宮紫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jì yǔ shān ā zi, hé rì chū yōu huáng.
寄語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lán yī huì dài, wèi wǒ dú lì wàn xún gāng.
蘭衣蕙帶,為我獨立萬尋岡。
tóu shàng qīng tiān dàng dàng, zú xià bái yún ǎi, hé qì zì yōu yáng.
頭上青天蕩蕩,足下白云靄,和氣自悠揚。
yī zhèn dōng fēng zhì, líng yǔ guò nán táng.
一陣東風至,靈雨過南塘。
zhāo shān guǐ, diào hé bó, qí dōng huáng.
招山鬼,吊河伯,俟東皇。
zhū gōng zǐ quē hé shì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朱宮紫闕、何事宛在水中央。
zhǎng wàng lóng zhōu léi jià, píng zhàng xiāo zhōng jiāo gǔ, bīn rì chū fú sāng.
長望龍辀雷駕,憑仗簫鐘交鼓,賓日出扶桑。
wǒ nǎi yuán běi dǒu, zi yì shè tiān láng.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朱宮紫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