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我欲何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慕我欲何如”全詩
天然脫去雕飾,秋水落芙蕖。
發軔朝兮東壁,弭節夕兮西極,故國入躊躇。
夢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
鴆不好,鳳不利,憶三閭。
算來何事,苦道歲晏孰華余。
首拜東皇太乙,復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水調歌頭》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誰與我一起游玩芳草,公子尚未返回。
自然本來無需雕飾,秋水中芙蕖凋零。
早晨開始,我朝向東墻;夜晚來臨,我朝向西極,思念著故國的歸路。
夢中迷失了方向,南斗星正升起。
毒藥無益,鳳凰不吉利,我懷念著三閭之地。
推算一番,我痛苦地問:歲月流逝,誰比我更加消瘦。
首先向東皇太乙行禮,再次拜見云君司命,高舉九霞的衣裳。
山中的鬼怪正好奇地注視著,想知道我將如何應對。
詩意:
《水調歌頭》描繪了一個離鄉的游子對故國的思念和無奈之情。詩人游蕩在異鄉,迷失了回家的路,凝望著天空中的南斗星,心中充滿了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流年逝去的憂傷,同時也表達了對命運的疑問和對未來的期待。
賞析:
《水調歌頭》運用了含蓄而深沉的語言,通過描寫游子離鄉的心情和對故國的思念,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痛苦。詩中的意象豐富而寓意深遠,如用"秋水落芙蕖"來比喻故國的凋零和離別之苦,用"南斗正扶疏"來暗示時間的流逝和命運的無常。詩人通過對東皇太乙和云君司命的拜訪,表達了對神明的依賴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故國的眷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時期游子離鄉的普遍狀況和心境。
“慕我欲何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shuí yǔ wán fāng cǎo, gōng zǐ wèi xī guī.
誰與玩芳草,公子未西歸。
tiān rán tuō qù diāo shì, qiū shuǐ luò fú qú.
天然脫去雕飾,秋水落芙蕖。
fā rèn cháo xī dōng bì, mǐ jié xī xī xī jí, gù guó rù chóu chú.
發軔朝兮東壁,弭節夕兮西極,故國入躊躇。
mèng lǐ bù zhī lù, nán dòu zhèng fú shū.
夢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
zhèn bù hǎo, fèng bù lì, yì sān lǘ.
鴆不好,鳳不利,憶三閭。
suàn lái hé shì, kǔ dào suì yàn shú huá yú.
算來何事,苦道歲晏孰華余。
shǒu bài dōng huáng tài yǐ, fù cì yún jūn sī mìng, gāo yè jiǔ xiá jū.
首拜東皇太乙,復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shān guǐ zhèng hán dì, mù wǒ yù hé rú.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慕我欲何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