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溪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一溪橋”全詩
倚杖峰前。
望瓊林、玉樹森然。
誰家殘雪,何處孤煙。
向一溪橋,一茅店,一漁船。
別般天地,新樣山川。
喚家僮、訪鶴尋猿。
山深寺遠,云冷鐘殘。
喜竹間燈,梅間屋,石間泉。
分類: 行香子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行香子(雪后閑眺)》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香子(雪后閑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策杖溪邊。
倚杖峰前。
望瓊林、玉樹森然。
誰家殘雪,何處孤煙。
向一溪橋,一茅店,一漁船。
別般天地,新樣山川。
喚家僮、訪鶴尋猿。
山深寺遠,云冷鐘殘。
喜竹間燈,梅間屋,石間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雪后閑庭信步的景象。作者手持拐杖,來到溪邊,靠著拐杖倚在山峰前,眺望著美麗的瓊林,茂密的玉樹。不知是哪家的殘雪、哪個地方的孤煙,使得山水之間增添了一份凄涼之感。眼前有一座小橋、一間茅屋和一艘漁船,使這片天地與以往大不相同,呈現出新的山川景色。作者喚醒家中的仆人,訪問仙鶴和尋找猿猴。山深處的寺廟遙遠,云霧籠罩著敲鐘聲漸漸消散。作者喜歡竹林中的燈火、梅花間的屋舍和石頭旁的泉水。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雪后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展現了冬雪消融后的寧靜和清幽,給人以寧神靜氣之感。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將殘雪與孤煙相對照,突出了景色的孤寂和凄涼之美。同時,通過描述橋、茅店和漁船,以及山深寺廟和云霧散去的鐘聲,表現了一個新的世界的出現,給人以希望和喜悅之情。最后,作者喜歡竹林中的燈光、梅花間的房屋和石頭旁的泉水,表達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的珍視和感激之情。這種對自然景色和生活瑣事的觀察和描繪,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向一溪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xiāng zǐ xuě hòu xián tiào
行香子(雪后閑眺)
cè zhàng xī biān.
策杖溪邊。
yǐ zhàng fēng qián.
倚杖峰前。
wàng qióng lín yù shù sēn rán.
望瓊林、玉樹森然。
shuí jiā cán xuě, hé chǔ gū yān.
誰家殘雪,何處孤煙。
xiàng yī xī qiáo, yī máo diàn, yī yú chuán.
向一溪橋,一茅店,一漁船。
bié bān tiān dì, xīn yàng shān chuān.
別般天地,新樣山川。
huàn jiā tóng fǎng hè xún yuán.
喚家僮、訪鶴尋猿。
shān shēn sì yuǎn, yún lěng zhōng cán.
山深寺遠,云冷鐘殘。
xǐ zhú jiān dēng, méi jiān wū, shí jiān quán.
喜竹間燈,梅間屋,石間泉。
“向一溪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