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總是梅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香總是梅花”全詩
早春風日野人家。
相對伯夷柳下。
愛影拈將燈取,惜香放下簾遮。
長安如夢只堪嗟。
樂此應須賢者。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西江月(賦紅白二梅)》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賦紅白二梅)》是汪莘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白雖分兩色,清香總是梅花。
早春風日野人家。
相對伯夷柳下。
愛影拈將燈取,惜香放下簾遮。
長安如夢只堪嗟。
樂此應須賢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早春時節的景象,以梅花為主題。紅色和白色雖然是不同的顏色,但它們所散發的清香卻都是梅花的香氣。詩人通過描寫風和陽光吹拂在野外人家中的梅花,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贊美之情。詩中還提到了伯夷和柳下惠,這是兩位古代賢人的名字,以此來強調梅花的高雅和純潔。詩人表達了對梅花美麗的景象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對短暫美好時光的珍惜,以及對長安盛景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春天的景象,給人以清新和愉悅的感覺。通過對紅白梅花清香的描述,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早春風日野人家"一句,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寧宜人的鄉村環境,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詩人以伯夷和柳下惠的對比形象,突出了梅花的高潔和純真,進一步強調了梅花的美麗和價值。"長安如夢只堪嗟"這句表達了對長安繁華景象的感嘆,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短暫和時光易逝的主題。最后一句"樂此應須賢者"呼應了整首詩詞的主題,表達了對欣賞梅花的人的贊許和敬仰。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和對春天的贊美,同時通過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展示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人生的思索。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清香總是梅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fù hóng bái èr méi
西江月(賦紅白二梅)
hóng bái suī fēn liǎng sè, qīng xiāng zǒng shì méi huā.
紅白雖分兩色,清香總是梅花。
zǎo chūn fēng rì yě rén jiā.
早春風日野人家。
xiāng duì bó yí liǔ xià.
相對伯夷柳下。
ài yǐng niān jiāng dēng qǔ, xī xiāng fàng xià lián zhē.
愛影拈將燈取,惜香放下簾遮。
cháng ān rú mèng zhǐ kān jiē.
長安如夢只堪嗟。
lè cǐ yīng xū xián zhě.
樂此應須賢者。
“清香總是梅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