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苑夢回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閬苑夢回時”全詩
覺我床前天氣,便清明多少。
詩人門戶約花開,宿蝶誤飛了。
一段山青水綠,作洞庭春曉。
(右春曉)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好事近》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是宋代詩人汪莘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閬苑夢回時,
窗外數聲啼鳥。
覺我床前天氣,
便清明多少。
詩人門戶約花開,
宿蝶誤飛了。
一段山青水綠,
作洞庭春曉。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清明時節的景象為主題,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對時光的感慨。
詩中的"閬苑夢回時"意指詩人在夢中回到了閬苑(古代帝王居住的園林),這里暗示了詩人的玩世不恭和超然物外的心境。接著,詩人通過"窗外數聲啼鳥"描繪了清晨的景象,這些鳥聲喚醒了詩人,使他意識到床前的天氣已是清明時節。
下一句"便清明多少"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同時也暗示著清明節對于人們的意義。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日,寓意著人們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和緬懷。詩人通過這句話,把清明的意義與自然景色相結合。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門戶約花開,宿蝶誤飛了",通過描繪詩人家門口花朵盛開的景象,展示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關系。宿蝶誤飛,意味著詩人對自然的關懷和保護,也暗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守護。
最后一句"一段山青水綠,作洞庭春曉"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山水之美與洞庭湖的春天聯系在一起。這句話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清明節的緬懷之情。
(注:《右春曉》是詩詞的附注,暗示了該詩與另一首著名詩作《春曉》存在關聯,可以互相參照欣賞。)
“閬苑夢回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làng yuàn mèng huí shí, chuāng wài shù shēng tí niǎo.
閬苑夢回時,窗外數聲啼鳥。
jué wǒ chuáng qián tiān qì, biàn qīng míng duō shǎo.
覺我床前天氣,便清明多少。
shī rén mén hù yuē huā kāi, sù dié wù fēi le.
詩人門戶約花開,宿蝶誤飛了。
yī duàn shān qīng shuǐ lǜ, zuò dòng tíng chūn xiǎo.
一段山青水綠,作洞庭春曉。
yòu chūn xiǎo
(右春曉)
“閬苑夢回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