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同游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昔同游止”全詩
豈惟山中人,兼負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開軒臨潁陽,臥視飛鳥沒。
好依盤石飯,屢對瀑泉渴。
理齊小狎隱,道勝寧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發。
荊扉但灑掃,乘閑當過歇。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別離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給舍弟縉,登臨薜草,進入天朝,與師兄分別時,感嘆他的聰明才智。豈止山中人能像他一樣,還能夠領略到在松樹上的月光。曾經一起旅行和停留,奮身融入云霞的盡頭。在開放的窗前遠眺潁陽河,躺下來看飛鳥一下子消失在云中。喜歡靠著崖石進餐,而且經常飲渴時對著瀑布泉水。堅持修身齊儉和避世隱居,認為修道比任何世俗之物更為重要。舍弟的官位高升,而宗兄這時卻削發出家。簡單地清掃著芒草的家門,乘閑時經過這里休息一下。
詩意:
這首詩是王維給山中的好友溫古上人送行的作品。詩中,王維表達了對溫古上人聰明才智的贊嘆,并對他們曾一起在江南山水中游歷、修道的時光心生感慨。詩人借此贊頌和告別,表達了對友誼、自然和修道的向往與珍惜,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宗兄出家的思考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寫了王維和溫古上人的離別以及對友誼、自然和修道生活的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精準,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和與人的互動,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王維以寫景抒懷的手法,讓讀者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與宏闊,并引發思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整首詩以山中和修道為背景,體現了王維的詩人精神和哲學觸覺。
“宿昔同游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bié shān zhōng wēn gǔ shàng rén xiōng bìng shì shè dì jìn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jiě bì dēng tiān cháo, qù shī ǒu shí zhé.
解薜登天朝,去師偶時哲。
qǐ wéi shān zhōng rén, jiān fù sōng shàng yuè.
豈惟山中人,兼負松上月。
sù xī tóng yóu zhǐ, zhì shēn yún xiá mò.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kāi xuān lín yǐng yáng, wò shì fēi niǎo méi.
開軒臨潁陽,臥視飛鳥沒。
hǎo yī pán shí fàn, lǚ duì pù quán kě.
好依盤石飯,屢對瀑泉渴。
lǐ qí xiǎo xiá yǐn, dào shèng níng wài wù.
理齊小狎隱,道勝寧外物。
shè dì guān chóng gāo, zōng xiōng cǐ xuē fà.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發。
jīng fēi dàn sǎ sǎo, chéng xián dāng guò xiē.
荊扉但灑掃,乘閑當過歇。
“宿昔同游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